手里提着这盏煤油灯,我围绕着整个墓室转悠了一圈。
这里大大小小全都算上一共有五间墓室。其中主墓室最大,其他的墓室都非常小。
有鲜土层的出了我刚才发现煤油灯的地方,就是入口处了。
很显然,入口处的鲜土是被薛志贵这群人后来填进来的。而且,为了保险起见,薛志贵不会就这么简简单单地填埋一些鲜土。我猜测,他要么就是填充了砂石之类的东西,要么就是经过夯实了。
所以,从那个地方逃出去,肯定是不容易的。
所以,我必须另寻他处才行。
我提着煤油灯又绕回了主墓室。
这里的上顶处既然可以吸掉烟气,会不会说明上面是一个出风口呢?
我高高地举起煤油灯抬头看着,上顶很高很高,根本就看不到头。
这个时候,我忽然想起来了,古代的墓穴中有一种讲究就是“天高地厚”。
这种墓穴其实并不多见。
所谓天高,就是主墓室会抬头能够看到非常高,非常高的顶,就想我现在处在的墓穴一样。
而地厚就是指棺椁的下方一定有很厚很厚一层岩石。
有钱人用的是汉白玉,而一般人则用青石砖来代替。
天高地厚这种格局不多见,是因为这类墓穴的选址本身就是一件难事。
这种墓穴一般会选址土丘处,或者是丘陵地带,这样打造一座“天高地厚”的墓穴就相对简单一些。
当然,这些都是我曾经听黄爷爷说的。
至于怎么样才能走出“天高地厚”墓穴的格局,黄爷爷当时并没有告诉过我。
按照我对黄爷爷的了解。他这个人从来都不会吝啬自己的才华,他如果真的知道的话,应该早就说了。
黄爷爷不说,也只能说明,他也不懂怎么样才能逃出“天高地厚”的格局。
我绞尽脑汁,但怎么也想不出办法来。
于是,我坐在了棺椁一旁。
此时,我忽然注意到了棺椁的木板上,刻着一样打字:不知天高地厚者死!
这句话,一下子引起了我的注意。
难道这仅仅就是一句诅咒吗?
虽然古代墓穴中,有关于诅咒机关的说法。但我却觉得这句话里面一定有更深的一层含义。
毕竟这座墓穴的格局是罕见的“天高地厚”。
而棺椁的木板上同样也写着了“天高地厚”,总不可能这么巧吧?
一定是墓主人生前的别有用心。
既然说不知天高地厚者死,那么是不是就可以推理出知道天高地厚者活呢?
我举着手中的煤油灯,仔细研究着棺椁上面的字。
棺椁的这一面也就这么八个字,无论怎么研究,还是研究不出个所以然来。于是,我决定另辟蹊径,提着煤油灯绕道了棺椁的另一面。
果然不出我所料,另一面果然也有字。
上面写着:懂得左右逢源者生。
同样也是八个字。
一面是死,一面是生。我自然要多研究一下“生”的这一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