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的骨汤关东煮,可以说是生意红火,董甜甜买的菜一下子都煮完了。董甜甜寻思着,生意如此好,岂不是可以再进一步?
董甜甜来找周大婶,商量着新的汤底。
“婶子,这骨汤费时耗力,人们吃多了也不新鲜,不如咱们弄好几个锅底来?”
董甜甜一开口,周大婶便乐了:“就属你脑子好,除了骨汤,还有什么鱼汤羊汤,哪个不要精心熬制?”
“熬汤倒也不费力,只是这鱼肉羊肉,比猪肉贵许多,咱们挣的钱还不够买肉呢。”
周大婶将账单拿出来,一一核对:“除去买菜钱,这么大块猪肉,也要花费半两银子。咱们摆摊一晚上,也就挣了点辛苦费。”
“过日子,还是得省着来。”
董甜甜连连点头:“婶子说得对,肉汤只这一个就够了。再弄些番茄汤、麻辣汤,多口味还划算,一定能挣大钱。”
周大婶对于董甜甜说的汤,倒是没有什么见解,只是她相信董甜甜做的汤,一定好喝。
番茄汤倒也好做,厨房里还有些没用完的番茄,切开碎片倒入水里。再加上葱花、枸杞、生姜入味,等到番茄汁收水后,一股甜香味便出来了。
周大婶趁着这个空档,又去了菜市场,多买了些蔬菜菌菇。
董甜甜将柴火减少,小火微炖,让番茄汤保持热度。
骨汤浓郁、番茄汤酸甜、还剩下一个能勾人味觉的麻辣汤了。
董甜甜又拿出一把小辣椒、
怼着生姜入水,再添上桂皮、八角、茴香,算是做完了第一步。董甜甜做好这些,又添了几颗硬柴火,加大火力。
锅盖不时冒着白烟,董甜甜倒是腾出手,将青花椒洗净,伴着白酒搅匀,避免苦涩。
等到水翻滚两次后,倒入酒水青椒,继续入味。
周大婶提着两筐菜,回到莳花院,便闻到这股刺鼻的麻辣。
“阿嚏!”
周大婶捂着鼻子,好奇的探了探身子:“甜丫头,你又在做什么好东西了?”
董甜甜将香菜、洋葱放入锅内,最后的辅料,算是完成了。
她这才走出厨房,将手放在围裙上擦净:“做汤啊,这两锅汤出来,保管镇子上的老人小孩都赞不绝口。”
周大婶满意的点头:“昨天的骨汤,还剩下一些,我再热一热。”
待到所有的食材都清洗完毕,天色已经暗了。
日落西山,天边翻滚着火烧云。劳作了一天的农户,也收起了锄头赶回镇子。
董甜甜和周大婶,选了一个人流交汇的路边,开始了叫卖:“董氏关东煮,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啦。”
经过七夕节售卖,有些人已经尝过了骨汤,又凑上前来。
人们聚集,纷纷指着摊子谈论。
人们对于这红艳艳、青幽幽的锅底,很不理解。
“这是新出的番茄汤、麻辣汤,味道不比骨汤差,大家可以试一试。”
董甜甜的吆喝声,并没有招来几个客人。
反倒是一旁的商贩,撇嘴道:“什么东西
看着就不正常,也不怕吃死个人。”
这一声虽然小,却落在人们的心上。
人群随即散开,人们扛着锄头,仍旧回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