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也不行礼问安,就坐到边上,将未吃好的早膳再补些,看着秦公手中的酒杯,没好气道:“就你这酒量,还是少喝些吧,省得丢人”
“为父的酒量还是不差的,想当初……,算了,知道你不想听。”
秦公悠然自得的啃下口饼,小饮口酒,让青年书生各自吃些,二人倒不客气,口塞手拿后,退到一边,少女则在边上候着。
秦公自顾自的摇起夹杂着银发的头,“不说酒量如何,就说这等悠然自在,也不是常人所能比的。”
少年懒得饮酒,最重要的是没这等心思,于是打量着秦公,苍老的容颜,好似六七十岁老者,半白的银发梳理的齐整,心中埋藏着哀伤,平静道:“看看现在老成什么样,也不知道好好修养,真不知晓我去洛邑后,谁来管你。”
“咱老秦人都关心着呢,怎么也不能让他们担心对不,”秦公似乎颇为得意自己现在模样,至少觉得自个可以明目张胆的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想想在洛邑为质子的时候,那真是要有多凄惨就有多凄惨,不由地声中带点自信道:“若我不说谁能猜出我的岁数,何况我这不都是为了那一瞬间的辉煌不是,嗯,虽然最后不是很好…”
秦公岁数其实才临近知命之年,依照少年模样,想来年轻时也算得上是美男子,何况贵族有修行,重养生,当然这养生于秦公是没什么关系,但修为在身总不该是这般苍老,像是平白无故多活了些岁数,若非命元耗空,怎么的也该是英俊潇洒的大叔,而不是个大爷。
关于这点,自从少年知事后不止一次暗暗嘲讽,没那能耐,还不知苟住,非得逞能,也没有什么狗血的仇敌啥的,纯粹是自作自受。
二十年前,玄国冬猎,玄王问及诸国质子,是否一起去清山中溜达溜达,感受下玄国贵族子弟风范。既然玄王都说了,那诸国质子怎么着也得呼应一下,虽说来质子都是国中废弃的王子王孙,但秦公不是,堂堂嫡脉,秦国公子。
秦国为避免诸国灭秦,可谓是想尽一切办法,令诸国都为之拍案叫绝。上上任秦公见中原诸国时不时的望下秦国,指不定打什么歪主意,经过数十年的前车之鉴,秦公闭关数旬,翻查典籍,终于返本归元,大彻大悟。
一千五百余年前,大夏立国,因得诸地世族之力,为安抚分化归降的诸国势力,便立规矩,凡是成为封侯以上诸侯的,不得绝其嫡系子嗣,可囚可困,不能杀,凡有违者,诸侯共伐,即贵族之盟。
当时战败的诸国王室得此昭令,既欲求得生机,又能使传承不绝,二话不说,大呼叫好。将庶出势力解散,专心扶持嫡系,待到大夏政权稳固,世族势力越发强大,便又多了一条,贵族犯法由皇室裁决。
后来大夏有过中道衰落,地方势力做大,有野心之辈开始征伐大战,终于有一次,一方强大诸侯攻破弱小诸侯的都城,诸侯下令,屠城三日,那真是一个惨绝人寰,血流成河,杀机弥漫。
杀红眼的士卒冲入宫城中,将小诸侯一脉,城中贵族斩尽杀绝,顺便捣毁宗祀,掘起坟墓,听闻此后小诸侯国中再无一方贵族势力存在。
大夏诸地的诸侯知晓此事后,直感觉心里拔凉拔凉的,万一这等绝祀之事,哪日落到自个头上,以后入了黄泉,怎么见祖宗,以后谁来祭祀自己,不得在地下成为游魂野鬼。
几大诸侯随后就商议着,是该把这诸侯诛杀,杀鸡儆猴,不然这天下指不定那天贵族死绝了,轮到蚁民做主。
大夏贵族派遣精兵良将,区区数月就将愚蠢的诸侯及子嗣斩杀,独独留下幼女,后来许给贵族子弟,就此之后,历经几次暗手,这方诸侯传承算是彻底断绝了。
所以,所谓你有政策,我有对策,莫过如是,保你血脉不绝,但若是自个传承断了,那诸侯可不会手软。
秦公得知此事后,翻遍修行之法,终于得到一门医家功法,凡是修行此功法的,一生只能生一子,此子必是男。
秦公想着,现在还好就我一人,若是多些兄弟,指不定哪天中原诸国看秦国不顺眼,暗中插手秦国传承,搞个兄弟相残,数败俱亡,历史中不乏有这些例子,得赶紧趁着诸国未在意秦国,修行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