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过五分钟,清波再次刷新了帖子。
等风吹的回复还停留在那个赞字上,并没有再回复。
清波怅然的关了电脑,上床躺下。
或许自己想多了吧?
或许这只是一个与大屋山有些渊源的人。
第二天吃早饭时,外婆告诉她每个周末,都有客人光顾的话,恐怕园子里的蔬菜就供应不足了。
哦!
清波吃过饭,去菜地旁站了会。
地里,并没有什么特别稀有的蔬菜,都是这个节令该有的。
也是她刚从n城回来不久,与外婆她们一道种下的。
当初考虑到生意做大后,蔬菜的需求量会大,所以院子里的边边角角都开垦出来,种上了蔬菜。
此时,沾着晨露,青葱碧绿,十分水灵。
不过,跟千叶苑的菜比,还是有些逊色。
情不自禁,她的脑子里就想起那个地方。
唉!
她猛得摇摇头,甩掉刚刚冒出的那个念头,转身往院外去。
心里盘算着要不要扩大菜地呢?
院外,二十米开外处,是一条弯弯曲曲的河。
河边,是村里人家的菜地,一块紧挨着一块。
清波,跟一早到菜地摘菜的人商量着,要买些他们家的菜。
人家笑着直摆手管摘回家吃就是了,说什么买不买的?真是笑死了个人。
清波笑笑不言,心中却有了一个主意。
远处的田野山川河流,在缭绕的晨雾之中,若隐若现,仿若迷蒙的仙境。
但也遮住了许多未知的危险。
平时,出门闲逛,都是往山上去,水库边去,今天,她换了个方向。
顺着水泥路,向村子里走去。
这条路,还是清波爸当年出钱修的。
一路走,一路漫不经心的东拍西拍。
缀满枝头的红柿子、廊檐下匾子里晒子的红枣、地上堆着的红薯都是她镜头里的主角。
偌大的村子,竟没有遇上一个年纪相仿的。
村里的年轻人不是在外读书,就是在外工作,留下一些年纪大的守着这方家园,养养鸡鸭鹅,或是种点蔬菜。
有人喊住她。
原来是托她帮着寄些干货给城里的孩子的。
自从清波回到大屋山后,他们常托她帮着网购、或是寄些东西出去。
清波来者不拒,一一照办,耐心而又细致。
在村里晃荡了一圈,回去的时候,她的手里就多出很多东西。
花生、红薯、板栗、柿子、枣子
她们一家在这个村里是很受欢迎的。
曾经,清波爸在时,便是如此。
那时,他爸为这个村做过很多事,包括修了一条通向公路的水泥路。
拎着这些东西回到家,清波想了想,将它们一一拍照,发到了论坛上。
并注明都是农家自种自收自吃,富余下来的,如果有兴趣的话,她可以帮着代购。
果然,立刻就有人联系她,问了价格,又给了地址,让她寄些过去。
对此,清波很了解那些大城市的白领心理。
相比于某宝上的农产品,他们更愿意接受农村人嘴边吃剩下的这一口。
其实,这和古代皇帝每餐开吃前,都要找人试毒是一样的心理。
那些白领认为:既然农民自己吃的,那么肯定是真正无公害的。
清波当天,就接洽了好几笔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