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南亲王宣布谋反的同一天,他们还公布了一份传位昭书。
这张传位诏书是刻在一块人的肩胛骨上的,据南亲王这边给出的说法,这块肩胛骨的主人是当年高祖皇帝身边的一位宠妃月妃。
当年还是德亲王的德宗和太皇太后用计暗害高祖皇帝,在高祖皇帝的食物里下药,并且运用楼兰国的蛊术来谋害皇帝。
因此,在高祖皇帝暴毙之时,身边只有太皇太后和先帝守在旁边。先帝德宗才得以借此机会登上皇位。
高祖皇帝在弥留之际,察觉到自己被奸人所害,便趁机寻了一位自己的宠妃,将自己真正的遗诏刻在宠妃身上,因为担心遗诏被太皇太后和德宗发现,便将遗诏刻在了宠妃的肩胛骨之上,同时还将传国玉玺交给了那位宠妃带走。
这位宠妃不辱使命,忍气吞声数年太皇太后和德宗对她放松了警惕,后来便在一场大火中被焚身亡。
其实这场大火是宠妃自导自演的一场戏,目的就是为了掩饰自己的行踪。在寻到高祖皇帝心中真正的皇位继承人以后,她便自杀,并且在临死前将先帝的遗诏交给了南亲王。
南亲王原本并不打算将此事公布出来,毕竟无论他们兄弟哪一个登基,这天下都还是凤家的天下。
但是后来,他查出了许多隐秘之事,深入挖掘竟然发现高祖是被人所害,如今凤骜又对他们步步紧逼,显然是已经知道了自己的身世,打算将他们凤家人赶尽杀绝。
南亲王自然不能坐视不理,被逼无奈便只能奋起反抗。
这个故事虽然经过了一部分的艺术加工,但是大抵也是事实,真话假话混在一起最能欺骗人。
这个故事的创造者是司马舜华,他用了三天将这个故事润色加工,放出消息的时候果然效果立竿见影,很快舆论的风向便站到了南亲王府这一边。
这个说法流传出来以后,凤元朝上上下下掀起了一阵腥风血雨。朝廷中的朝臣也分为了两派,一派坚信凤骜是皇室后裔,这一切的流言都是南亲王为了笼络人心而编造的谎言。
另一派人则希望能够查验凤骜和先帝的出身。但是还有更多的皇室宗亲站出来证明这些纯属造谣,并且拍着胸脯证明先帝德宗绝对是高祖皇帝的亲生儿子。
当然,太后是否在后面对这些皇室宗亲施压就不得而知了。
就在朝廷中人吵得不可开交,朝廷和南郡王府的之间的战火一触即发之时,凌城的郡王凤玄卿也跟着站出来表示他曾进入过帝陵之中,能够证明高祖皇帝是被人暗害而死,作为凤家子孙,他绝不允许凤家的血脉被外人玷污。
同时,他还是郓亲王府上的外孙婿,亲眼见证了皇帝凤骜为了陷害郓亲王府而不惜使用美人计迷惑郓亲王世子,鼓动世子谋逆,最后还不惜杀害了郓亲王世子来逼迫郓亲王谋逆。
总而言之,一句话,一切都是皇帝的错。
因此他决定站出来支持南亲王府这场拨乱反正的正义之师。
同一天宣布支持南亲王府的,还有恒亲王和北亲王,几位亲王站在一起,便形成了一股就连朝廷也开始畏惧的巨大力量。
圣安五年,六月二十三日。
南亲王府宣布要将北方的伪帝赶下台,重夺凤家天下,为天下万民谋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