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的意识中,人有了病就要治。
关键是这个有了病的尺度,很多人是不知道的。
大多数的人,在没有检测出毛病前,根本就不认为自己有病,仿佛有病是件很耻辱的事情。
讳疾忌医,就是这么个道理。
王铁生给大家看病,早就在工地上流传开了。
但还是有很多人不知道,哪怕他们都知道王铁生的医术是了得的,也不会主动找他来看。
不是不相信王先生,他们是根本就不相信自己有病,自己会有病。
多数人都坚持着这么一个观点,只要自己还在干活,就一定没有关系。不然,早就不能干活了!
王铁生叫各位工头回去宣传他的福利,给大家免费地把脉,除了那些个工头象征性地来几下之外,工人师傅们则根本就没有响应。
响应者寥寥,也是大多数人当今的悲哀。
王铁生这边,也没有太多的时间去伤感,他还有着太多的事情需要立马去做。
在这个事情上,王铁生没有退后的余地。
这天中午,王铁生正在办公室里坐着,审阅着各个建筑队呈送上来的各种的报告。忽然,有一张报告吸引了他的注意。
在写有“石条进货单”中,他看到了这样的申请——请进石条三百九十七条,以备利用。
这本是张再普通不过的申请,他看了几眼,心里却有了别的想法。
石条进货刚刚结束,那边能用到石条的地方,也多半已经砌合完成。
再有这么多的石条需要,到底是要用到哪里呢。
没想那么多,王铁生就打电话叫来了这份申请单的作者。
来者是个包工头,五十来岁,眯子眼,麻子脸,还有着斑白的头发。这种人,一看就不是什么善类。
“王先生,你叫我?”来人一看到王铁生端坐在那里,就首先问道。
“是的,你来看看。这些个石条,你准备用到哪些地方?”王铁生淡淡地问。
“啊呀呀,是这样的。前一段时间这边不是砌了段道路嘛。道路本身也修得好好的,谁知才过了个把月,咱这里就下了场冬天的暴雨。暴雨过后,所有的路段都沉降了。这些个石条,就是用来重修的。”
包工头说话时,也是在努力地控制着自己的情绪。
他知道,如果想要博得同情和认可,这样的表情是不可或缺的。
“现场勘查一下。”王铁生道。
他的这个要求,自然也是合情合理的。两个人来到了包工头所指的地方,眼下是晴天万里无云。
如果想要向天上看的话,什么问题也看不到。
脚下的情况,却是不容乐观。
先是,脚下的石条是平坦的,是笔直的。仔细一看,却不是原来的样子。
包工头所说的状况,在这里反复地出现了。原来,他们脚下的这一段,早就凹陷进去了不少。
站在中间向两边看,得到的效果是雷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