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纳妾2(1 / 2)

常青玉是过了好些天才听说顾芷薇嫁了,嫁得很是匆忙。她狐疑地看着周知安,觉得和他脱不了干系。

周知安目不斜视,没事人一般,娘子好不容易才对他好了些,他才不会傻得告诉她有人要爬他的床。

他这阵子开始忙着准备会试。按前世的记忆,因为老皇帝病重,明年会加次恩科。应不日朝廷就会下文书了。他很想在这次会试中能展露头角,是以也万分重视。早就闭门谢客,白天若无事,基本在梧桐院里呆着温书。

若常青玉不出门,在主院看帐本,他也会将书本带过去,坐在她房里角落的那张桌子那里,先常青玉还觉得有些不自在,渐渐倒也习惯了。

夫人,台洲和余杭的米铺有异动,我们收米似被人发现了,有人在抬价和我们争着屯米。常宽带回了米铺掌柜的口信。

查到是谁家的铺子吗?

象是余杭的邵家。

邵家,就是上次那个登徒子家吗?

让这两个地方的铺子不要有大动作,他屯就让他屯去。不要让他们觉得我们需米。米价上涨太多,不能让老百姓买不起。太过招摇,官府怕也会注意。这两地的米从今日起不用拘着数量,有多少就收多少,切不可和邵家攀比。

常青玉谨遵着父亲的教诲,不哄抬物价,不挣人间造孽钱。暗自希望邵家的米铺觉得自已是误判,也就会看淡屯粮了。

周知安宠溺地看着常青玉的一举一动,不同于前世的温婉,这世的常青玉眼底散发着自信的光芒,让他有了新的发现,沉溺她璀璨如星辰的眸子中不愿自拔。

前世他不仅误了女孩的终身,也夺走了她太多的乐趣。

周元昊这几日整个人都有些魔怔,天天在顾芷薇的院子里不出来。

不谈周同知,连周氏自已都看不过眼了。心里暗自庆幸吴知府来的那几日将他支走是个明智之举。眼见自已儿子对顾芷薇用情如此之深,想骗自已说他们之间只有兄妹之情也骗不了了,顾芷薇既然已经嫁了,那还是早日为他定下门亲事才是正经。

刘嬷嬷看着哀声叹气的周氏,也不由心有余焉。周元昊也是她看着长大的。主子不开心,她们这些做下人的也不好受。希望她带来的消息能让夫人高兴些。

夫人,刘嬷嬷一边为周氏轻轻摁着头,让她松快些,一边开口,下降头的事有些眉目了。听说有个游方的道士擅做这些,需得被下降头之人身上的毛发和生辰八字。奴婢已经托人去请了,看有没有法子破了二公子的咒。也顺便让她看看能不能让大公子断了这个情根。

周氏先是闭着眼听着,听到周元昊的事时,才忍不住叹了口气,薇儿这丫头不管嫁给谁,都是不能留了。也没算我们俩当时没白费这心思。

两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也该为元昊把亲事定下来了。过阵子他就要去任上,有个知冷知热的人在他身边我也放心。

正说着话,周同知皱着眉进来,挥挥手让刘嬷嬷退出去了。

元昊这孩子也不小了,你是如何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