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两日便也就罢了,沈锦平日里还巴不得他多休息两日,怕累坏了眼睛。
但是在其他想要参加诗会学子的对比之下,常临邑可就实在显得过于漫不经心了。
沈锦上楼听见的是朗朗读书声。
她下楼看见的是,一边吃饭还一边不忘背着四书五经的学子。
态度紧张的像是她高考之前的状态。
而这种状态也成功蔓延到沈锦身上,让她找回一点将要考试之前的心惊胆战。
如此一来,沈锦就更看不惯常临邑这样不以为意甚至还学着调脂弄粉的样子。
沈锦原先还担心过自己会做一个悔教夫婿觅封侯的人,但现在看着常临邑这样一心一意想学着张画眉,无心仕途学业,她反而
更加忧心起来。
沈锦试探着对常临邑说道,“临邑,这么有信心,不怕丢了面子?”
外头那么多人都在看书读书,常临邑也是无法避开的,不可能没有听见看见。
可他却能够如此无动于衷,还当真是沉得下心。
“无所谓面子罢了。”常临邑放下自己手中装着口脂的小瓷盒子,语气淡然的说道,“我原本就出身乡野,若是能比得过,那自然
是扬名。比不过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正在旁人意料之中。”
这话说的倒也对,金明城毕竟是大儒弟子,师出名门,又是书香世家,更何况连年纪也比常临邑大长好几岁。
说来反而是他表弟给他添了麻烦,要不然金明城不论是胜了还是败了,都没有什么值得夸耀的地方。
金明城在京城已经是赫赫有名的学子。
虽然还未参加科举,但在众人眼里,他本次科举必然能够考中。
常临邑反倒是籍籍无名,固然是有了卫大人的夸赞流出,但比起已经有才学名气的金明城来说,还是差得远的。
这番比试,还真不知是谁沾了谁的名气。
“可是,你若是能够比其他人更厉害,到时候参加考试,心里头不是也更有些底吗?”亲疏有别,沈锦当然是希望常临邑能够扮
猪吃老虎,旗开得胜,一鸣惊人,叫那些看不起他的人,都好好长长眼睛。
可惜皇帝不急太监急。
她这边焦心的厉害,常临邑这边依旧还是慢慢悠悠的,鼓动着她一块儿上街。
沈锦并不想逛街。
她只想赚钱啊!
“诗会和真正考试是不一样的。”常临邑依旧淡定的说道。
“所以?”沈锦满脸期待地看着他。
常临邑一摊手,“术业有专攻,比不过他们也无所谓。”
像常临邑这样,出身乡野,念书识字为的不是什么闲情逸致。而是为了改变命运,只有识字念书,才能拿起笔,参加科举,做
官登上一条通天大道。
所以他们更在乎更擅长的也都是科举考试,并不像是着京城学子,走的是素质教育,文武全才,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君子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