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朝宗咬咬牙,大姐说的是,想要当将军,怎么能怕吃苦?
宁周翰心中默默垂泪,自己挖下的坑,跪着也要填完。
宁静姝无视某人努力从床上伸出来的头,以及眼中浓浓的好奇和打量,直接带着宁静好回房。
洗完澡,跟宁静好一起躺在床上,还没来得及说点什么,就见宁静好头一歪,直接睡着了。宁静姝错愕了一瞬,无声的笑了。睡吧,明儿还有不少事儿要做呢。
一夜甚是平静,三个弟弟妹妹基本上不用操心,属于指哪儿打哪儿的类型。当然,也或许是因为家里的顶梁柱刚走,几个孩子还没有安全感,这会儿有人站出来,他们肯定听话。
天色刚刚发亮,远远的才能看见天边的一点鱼肚白,宁静姝就睁开了眼睛,照常起床,将几个弟弟妹妹叫醒。大概是慢慢开始习惯了,也没有抱怨,几人赶紧起床洗漱,自觉地在门口蹲起马步来。宁静姝自然也在列。
一整套做完,宁静姝才将昨天买的东西拿出来,简单分了分,一人分配了几户人家,让他们去这些人家送东西。这几家都是之前接济过他们的,东西虽然都不多,但是总是一份心意。
她自己则拎着一小包糕点,去了里正家。以前总以为村长大过里正,现在才发现,这村里,里正才是真正拿主意的人。尤其是,村长家住的太远了,懒得走。
本就是农忙,赵三叔早早就出门了,不过家里还有赵老爹坐镇,宁静姝也没白跑一趟。
东西一放,宁静姝直奔主题。以前宁八斗身体好的时候,在村子里做过教书先生,但是后来身体不行,便辞去了这一职位。没过两年,村里又回来一位久不中第的老秀才,担任了教书先生。但是宁静姝那会儿一心照顾宁八斗和几个弟弟妹妹,对这件事情只有一个大概的印象,到她这里,就只能记得有这么个人了。
赵老爹是个热心肠,听她问起,连忙把自己知道的事情全都告诉了她。那教书先生名叫周明德,为人和善,据说教的不错,很多孩子都能听懂。而且要的束脩也不多,若是有条件,每年给上几条腊肉,捉个鸡逮个鸭什么的,条件差的,少给一些,只要孩子勤奋好学,先生也不计较。
宁静姝一听,立马觉得可行,只要人好说话,那事情就好办了。问了先生家的地址,还有教书的地方,宁静姝直接去现场考察了。
学堂里面大大小小的孩子都在摇头晃脑的读着《论语》,看着还挺搞笑,宁静姝观察了一阵,那教书先生果真如赵老爹所说,脾气很好,教的也认真,对内容也有自己的一番见解。宁静姝打定主意,便趁他们休息的时候找到先生,表明了自己的来意。
周明德一听说她是宁八斗的女儿,想让弟弟妹妹过来读书,立马表示支持,说她明事理懂大道,还说宁家的情况他也听说了,不要束脩,只是宁静好是个女孩子,不能一起来上私塾。
宁静姝可不吃他这一套,直接说道,男女七岁不同席,小妹不过五岁,没什么不方便。再说了,庄姜和卓文君也是女人,但不也是名流千古?宁静姝不知道这究竟是个什么时代,最多也只敢说到西汉的人物。
不过还好,周先生对这两个人还是知道的。虽然觉得这小山村里出不了那样的人物,但是凭借她有这番志向,就该刮目相看了。果然是秀才的女儿,有几分见识。于是也没多做坚持,就应允了。
送完东西开始在家里长草的某小三只,一个接着一个的打喷嚏,还不忘裹紧身上的旧衣服,只以为天气转冷,丝毫不知道自家姐姐已经将他们给一个不留的送进了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