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七章 千古功业(2 / 2)

从大学城的建设大量用天主教之人为自己设计建造,另外一些工厂也让他们参与,这算是最好技术的应用。

现在包头那边荷兰人的风车也被广泛使用,英国人也广泛参与,下一步就是要他们的农业尤其是农具方面的技术的广泛使用,也让李丹这边地广人稀之地能够得到最好的开发。

军事技术更不必说了,从燧发枪到各种大炮,现在都是西洋走在前面,哪怕是李丹自己人在造,毋庸讳言,也是学别人的技术。

学习,应用,别人的技术,并不可耻,可耻的是连学习的勇气都没有,那才是真正的悲剧。

商业的极度繁荣,对于外来技术的学习,应用及推广,这两者的意义在中土朝代上都是极具借鉴价值的。

另外还有一点,李丹认为也是一样重要的,那就是如何实现草原与中原和谐相处。

当然,历史上的元朝,哪怕李丹历史上知道的不多,也知道并不融洽,甚至充满了血腥和杀戮。

尤其是蒙古灭金的历史过程,其惨烈程度也是历史上少有的,甚至后来征战南宋的惨烈都不能与之相比。

当时的金国可谓已经是集游牧与农耕一体的国家,虽是女真人主导,可是汉人也占了绝大的多数。

当然金国当年征讨辽一样也是杀戮惨重,他们征服草原一样也是血雨腥风。

其实打开有历史记录以来,中土之上的征伐似乎就没停止过,有中原农耕民族之间的内战,也有农耕民族跟草原游牧之人不断争夺地盘的战斗。

从有历史记载的周朝,西戎,北狄就一直是周之敌人。

到后来春秋时期,管仲提出著名的“尊王攘夷”,要攘的就是游牧部落,还得到了孔老夫子的大力赞扬。

到后来战国时期赵国的胡服骑射,再到秦朝的蒙恬驻军边塞,一直到汉唐,农耕民族跟游牧民族争夺地盘似乎就没有停止过。

只有实现真正的一统,让两边互通商贸,彼此不再征伐,彻底的实现真正永久的和平才有可能。

想到这里,李丹就想到大明的九边之地,如果这九边之地永久实现和平,不再将百万兵马屯住此地,又该省下多少钱,又该给百姓带来多少福祉呢?

不过,想到李丹前面的布置,他还是更倾向于自己的布置方法。

对付大明,能不征讨,就不征讨,就是征讨也是以文为主,以武为辅。

老苏见李丹一直在沉思,觉得李丹肯定是心动了,不由得脸上露出喜色道:“李将军,可是同意了吗?”

李丹摇摇头道:“此事且须从长计议。”

“什么?”老苏和白音等人皆是一愣。

他们实在有些无法理解李丹,他的实力之强,凡是了解的人心里都大致有个数了,他要征讨天下,只要下定决心,绝不是什么大难事。

禁止转码、禁止模式,下面内容隐藏,请退出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