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关也没办法,长安城内的销路自己没问题,可是想要将这酒冲出长安,面向大唐,还得寻求老黄的帮助。
给他三成份额,也不算太多,毕竟运输有风险,敛财需谨慎!
这份额的事情说清楚了。
李世民就等着伊关说说,文圣头衔的事情。
可是伊关似乎对文圣一点也不在乎,他只热衷于如何做买卖,骨子里面就是一个商人。
伊关不屑的说道:“说那些干嘛,不就是一个称号吗,又不能当饭吃,还不如养猪来的实在。”
“你就这么喜欢养猪、酿酒、做生意?”李世民不死心的问道,“莫要小看这文圣头衔,试问整个天下,文人比比皆是,对大唐朝政的影响也颇大。
此时你若登高一呼,怕是有千万文人才子愿意以你马首是瞻,你难道不想吗?”
伊关懒懒的一笑,“我这文圣是靠骂人得来的,骂的就是那些文人才子,如何一呼百应,怕是一站起来,就被唾沫星子淹死了。
而且我之前也说过‘百无一用是书生’,并非只是一时气话。
如今我大唐虽然看似强大,可终究立国不过十数载,根基未稳,周遭异族虎狼环饲,五姓七望世家又多持朝政,可谓是内忧外患。
今年科举又开,势必会有大量文人入朝为官,其中怕有一半以上是那世家子弟。
朝堂已然是个大染缸了,圣上说不定想到如何应对之策,避免世家子弟再扩大影响。
这个时候我去掺和一脚,这水岂不是更浑了,反倒帮了五姓七望世家一个忙。
这买卖,我不做!”
李世民听伊关的分析,顿时对他的眼光之长远感到钦佩。
朕哪里有什么对策,朕是迫于无奈啊!
“如此说来,小伊掌柜无心去培养弟子门生?”李世民再问。
伊关连连摇头,“我自己都懒得当官,长安令也丢在一边,没什么大事儿就不管,怎么可能去趟这浑水,没好处不说,还惹一身腥。
要让大唐富足,商贾之道才是最快、最有效之法!”
顿了一下,伊关继续说道:“如今土豆、玉米已经分发出去,百姓富足了,税收自然多了,国库也充足了,军备亦能跟上。此等事情,朝堂上的哪个官员是靠一张嘴能办到的?”
李世民被噎的一时说不上话来。
喝了一口酒后,定了定神,李世民问道:“小伊掌柜,王家覆灭一事,可是你做的?”
终于问到了最关键的问题上了。
李世民紧紧地的盯着伊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