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步最宽处35米,最窄处12米,寓意红军1935年12月撤离川陕苏区北上,那时是12月入川相对应。
程昭昭沿着千秋大道拾级而上。
映入他眼帘的是气势雄伟壮观的烈士陵园牌坊。
牌坊高12.5米,宽25米,6柱5门,由纯白色玉雕琢而成,重达800余吨。
进入牌坊大门,是占地面积35亩的陵园核心区。
陵园核心区建有英勇烈士纪念碑1座、红军烈士集墓1座、师团职烈士墓40座。
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由陵园、红四方面军总医院旧址群、王坪新村三部分组成。
这个陵园面积达到350亩。
整个通江县域内,有50处、11428座、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共埋藏红军烈士25048名。
2012年5月,修缮峻工的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开园,累计接待930万人次缅怀革命先烈。
今天,程昭昭慕名而来,他这个新中国成长下的青年,终于见到了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的真容。
此陵园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2014年9月,烈士纪念日前夕,通江县党政机关干部、学校学生、部队官兵、社会各界群众前来陵园纪念先烈。
程昭昭看见在这个国庆假日,有不少参观陵园的群众。
园区一隅,专门划有一处献花圈的地方,那里,已经献上了好几个花圈。
参观陵园的群众,每个人的手里都拿着一朵小菊花。
程昭昭像那些游人一样,也在放小菊花的地方,拿到一朵鲜菊花。
前来缅怀先烈们的群众,他们都很自觉地依秩序排队,向先烈献上了手中的小菊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