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3 章(1 / 2)

李熹微也隐隐有些担心,姜宁去江州已经两天,她昨日依计派秋阳与连词运送物资去江州,想必他们今夜便能传回消息了。

自从姜宁带着人马离开随州后,随州一切内务皆由秦基海代为打理,刘致一家上下自然都进了大牢,李熹微怕走漏消息,她将自家的护卫全都调来守在刘致府外,把随州的大小官员及其内眷都拘在刘致的府里,好在刘致府邸够大,但也只堪堪能住下这些人们,因此这几天刘致府里好不热闹。

刘致府中虽然热闹,却也算得上有条不紊,秋阳与连词被李熹微派去运送物资了,府中的生活所需物资全由白英与海月采买,卷丹则带领着那些众官家内眷的丫鬟们管着各家主子的伙食,玉竹寸步不离的跟在李熹微身边,南星忍冬则掌管着看守刘府的护卫们。

这日夜里,李熹微终于盼回了连词与秋阳,获得了姜宁大获全胜并去了平度城的消息,府中的一干人等得知李熹微派出去的人回来了,也都坐不住,纷纷派自己的内眷前往李熹微的住处打听消息,李熹微不甚其扰,她将连词与秋阳派去绥山后,干脆将所有内眷都召集到了李熹微所住的院子。

除了杨氏婆媳,还有秦家母女,连那个往日巴着刘珊奚落李熹微的曾家小姐也恬着脸坐在小厅里巴望着。

谁能想到在随州城里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连安庆王都不放在眼里的刘珊不过转眼之间就被安庆王的未婚妻弄进了大牢呢?

曾家小姐这样安慰着自己才敢踏进李熹微的院子,但她哪有脸问如今战况,只期寄从李熹微与别人的对话里探得消息再回去转告父亲。

只听大杨夫人惊喜得问道:“李小姐,果真大胜了?”从公公与儿子跟着安庆王出战开始,这杨大夫人便没有一刻不是提着心的,她不知内情,只道凉军如此凶狠,左军近四十万大军守在平度都让凉军夺下平度又猛攻江州,安庆王不过带了两万守备军前去,如何能扭转乾坤?

李熹微笑着对杨夫人点点头后对着在场的人道:“各位夫人小姐且放宽心,安庆王带着左军守住了江州,凉贼已经退回了平度。”接着又对杨夫人关切道:“杨夫人伤势如何,怎不在房中好好休养?”她没有将姜宁乘胜追击的消息告诉大家,省得她们担心。

杨夫人笑道:“一点小伤,不碍事的。”

小杨夫人道:“我母亲挂念祖父年迈,又牵挂夫君未曾上过战场,听闻有战报传来,哪还能在房里呆得住。”

李熹微笑道:“听我的侍卫说,杨大人宝刀未老,在战场上雄风不减,小杨公子更是一马当先,锋芒毕露,是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

小杨夫人听李熹微这样夸赞自己的夫君有些许自豪又有些害羞,想说小姐谬赞,又觉自己的夫君肯定当得起这样的夸赞,便只好腼腆的笑了笑做回应。

这时有位年轻的陈姓夫人问道:“既如此,那我们何时能回家?”

李熹微转向她笑问:“陈夫人,可是府中下人们照顾不周?”

刘府里哪里有什么下人,都被李熹微弄进大牢了。自己带来的两个丫头不仅要照顾他们夫妻起居,还要在后厨里准备他们的一日三餐,连衣服浆洗也要亲力亲为,还哪有时间来照顾她?这些都是小事,此时在这府里说的好听点是李熹微担忧他们的安危,其实更是变相的关押了他们,连安排人回家报信都不行,只让他们写了平安信,李熹微代为转交给各自的家中。

之前他们在刘致府里经历生死一刻,又被安庆王与李熹微所救时惊恐不已,安庆王当时要他们留下来,他们一时没反应过来,倒也没人提出什么异议,现如今江州危难已解,也是该放她们回去了。

陈夫人尴尬的赔笑道:“并非如此,既然江州危难已解,我们留在这里只是徒增小姐麻烦,再说家中长辈不知内情,只怕在家担忧。”

李熹微收了笑意道:“既然不是照顾不周,那便留在府中多住几日,难得大家能有如此缘分聚在一起,各位府中都送了平安信去了,你们大可安心。”

那位陈夫人想起自己夫君的交代,犹不死心道:“李小姐如此行径,与那刘致一家有何异,随州大小官员都被拘在刘府闭目塞听,外面情况如何还不是你一个人说了算?”

在场的好几位夫人小姐听了此话,脸色都变了变,齐齐看向李熹微。

李熹微脸色一冷道:“刘致在随州只手遮天,除却郭华肯定还有其他同伙,随州大小官员及内眷都在这里了,却只有你这么急着想出去,莫非你与你家陈大人是刘致同党,要替刘致去报信?”顿了一下又一一扫过在场的其他夫人小姐道:“此刻你们谁想回家的,现在都报上来。”

在场的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人做声,那陈夫人还再想争辩之词,又听李熹微道:“如今江州之难已解,待安庆王凯旋之时自是各位回府之日,且委屈各位在刘府将就几日。”

这时秦夫人道:“不委屈的。”

杨夫人却怒道:“何谈委屈?谁敢谈委屈,若不是李小姐临危相救,此刻我们只怕早就身首异处,若不是安庆王破了刘致的诡计临危出战,江州随州早已落入凉贼之手,你们好一点的下场就是当场死了,若是运气差一点还不知道要被凉贼糟践成什么样子,你们不感激安庆王与李小姐的救命之恩也就罢了,还有脸在这阴阳怪气?”

刚刚被陈夫人动摇的几个夫人小姐们则暗自面红耳赤。

陈夫人无地自容,心中暗骂自己的夫君,正要替自己辩解,就听李熹微道:“为了以防万一,还请陈夫人与陈大人先去与刘致一家作伴,待郡王回来再做定夺,各位可有异议?”

众夫人小姐纷纷附和。

陈夫人不可置信:“李小姐。。。”玉竹却没给她辩解的机会,直接将人给拖了下去。

秦菲静静的看着眼前的女子应对自如,脑中思绪万千,心里酸楚不已。

秦菲从小就知道肃亲王于自己父亲有救命之恩,因此从小便在自己父亲口中听闻关于肃亲王与肃亲王世子的一些事迹,后来听闻肃亲王出事,父亲更是在书房中独坐了一天一晚,再后来听闻肃亲王世子成了安庆王,且来了随州,她知道自己父亲私下里见过安庆王很多回,她更知道安庆王不是传闻中那样的平凡庸碌之辈,当她第一次见到安庆王时,她就知道安庆王与她见过的那些男子都不一样,她从此芳心暗许。

当她得知姜宁身边没有女子伺候,只有一个得宠小厮时,她还暗下决心要与那小厮交善,争取在安庆王眼里博得一个好印象,对她来说,安庆王正在孝期,有三年时间足够她好好把握了。

谁知竟突然冒出来一个未婚妻,竟是在肃亲王出事之前就定下的婚事,且这未婚妻来头还不小,甚至名满天下,虽然那女子家道中落,却依然比她这样的太守之女显赫多了。当她世人都在传李家小姐带着嫁妆千里寻夫,来了随州后却并不被安庆王府待见的时候,秦菲还抱有一丝侥幸,可她第一次在刘府见到李熹微时,她就觉得这个李家小姐和她见过的女子都不一样,她莫名觉得李家小姐和安庆王是一类人。

但是她还是抱有一丝幻想,因为她在参加这次宴会前,被自己的父亲委以重任,她觉得自己站在了姜宁的身后,是个特别的存在,就算这李小姐担了安庆王妃的头衔又如何,她可以成为安庆王的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