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1 章(1 / 2)

他定了定神,耐着性子去听那些朝臣们的针锋相对,有惊诧胆大包天的劫匪的,有担心四皇子的安危的,有担心灾区难民的,就是没有说要去剿匪的!

严泽上的折子很有技巧,他先是表彰了四皇子一番,又把从俘虏那里得到的口供瞒一半说一半,又添了一些半真半假的内容附在了折子上,虽然提了这些劫匪专门打劫过路商队,猖狂无比,却没说那劫匪以劫财之名替人暗杀身居要职的官员。又说了这劫匪闹得民不聊生,却一直无人管辖,暗指这是官匪勾结。最后请求皇帝另派赈灾之人,四皇子则留在驿站剿匪。

权鼎帝不耐烦看着这帮朝臣们吵来吵去,朝老僧入定般眼观鼻鼻观心的崔相问道:“崔爱卿可有何看法?”

被点名的崔相朝皇帝躬身道:“回皇上,依臣之见,剿匪自然是要剿,但是如何剿匪还需要拿出章程来,且四皇子身受重伤,理应及时回来养伤!”

权鼎帝闻言点点头之后朝户部尚书丁哲道:“丁爱卿你说。”

丁哲出列躬身道:“回皇上,臣认为四皇子的伤现在不适合长途跋涉!”

丁哲说完之后便有四皇子的外家董家的派系郑大人出列道:“臣附议!劫匪猖狂至此,却从未听闻地方官员上报,可见此事复杂,严将军请求北直隶军支援乃是合理有度,而四皇子的身体现在并不适合长途跋涉,不如就让四皇子在驿站养伤,皆理督查北直隶军剿匪一职!”

丁哲若有所思的望了一眼这个平时不显眼的郑大人,并没有接话,却听前两天才升至兵部尚书的赵璞玉道:“臣附议!”

丁哲看着沉默不语的崔相,心道这赵家和董家勾搭上是情理之中,但是崔相就这样让四皇子督查剿匪?这剿匪只要一立功,可就是相当于给了四皇子机会,可董妃之死,与崔家脱离不了关系。

丁哲准备静观其变,就听权鼎帝又道:“唔,此事就这样定了,至于赈灾的人选,太子最近事务繁忙,你们两个自己商讨一下。”便指了指站在太子身边的二皇子和三皇子。

皇子们都到了听政的年纪,就连姜宁也是在朝堂上的。只是权鼎帝很少问他们意见,二皇子和三皇子你看我一眼,我看你一眼,二皇子咳嗽了一声之后,三皇子便开口道:“二哥最近偶感风寒,这次就让儿臣替父皇分忧吧!”

权鼎帝诧异的看了自己儿子一眼,心道这平日里多走两步路都嫌累的老三今日是哪里开窍了?竟然主动给自己招揽费力不讨好的事?还未等权鼎帝想出个所以然就闻二皇子道:“父皇,儿臣很是感念三弟挂念,只是母后不日就要大寿,儿臣怎能因为一点风寒就让母后和三弟错失天伦,请让儿臣为父皇分忧!”说完还认认真真的咳嗽了几声。

权鼎帝闻言心道,原来是两兄弟早商量好了的你唱我和!

这时有个平日里毫不起眼的陈大人道:“启奏皇上,既然二皇子风寒在身,就不合适此等长途跋涉之事了,皇后娘娘即将大寿,三皇子也着实应该留在皇后娘娘身前尽孝,不如请肃亲王世子走一趟!”

权鼎帝闻言,想起今日清晨收到的暗报,平度城失守,这肃亲王的事情少不得又要人说被拿出来说一说,肃亲王留下的部下也不少,这时候让姜宁出去避一避也好,省的他们背着自己在暗地里有些什么联系,便道:“爱卿所言在理,就这样吧!”

不明所以的丁哲和崔相都有点莫名其妙,只有赵璞玉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

权鼎帝三言两语就把关于赈灾之事给交代了只等姜宁谢恩,可是等了半晌却未闻回应,权鼎帝便抬眼朝姜宁看去,对着低着头沉思的姜宁道:“怎么,你也不愿意去?”而这时候的姜宁还沉着眉,还是有个朝臣咳嗽一声才打断了姜宁的思绪,姜宁急急忙忙对着权鼎帝行了个大礼道:“回禀皇上,臣自是万般愿意前去赈灾的,且臣听闻随州一带民风质朴,又是鸟语花香之地,父王小时候常常和我说,等国泰民安之时,要带着我与母妃外出游历,见识见识皇上的锦绣山河,只是,时不我待。。。容臣斗胆请旨带着母亲一起在随州给父亲建立一个衣冠冢,让臣能最后一次尽尽孝。”

此言一出,群臣哗然,就连一直不动声色的赵璞玉都在偷偷打量着这个未冠少年,只见这姜宁一副心灰意冷的样子,让人油然升起一股可怜之意来。

原来,虽说权鼎帝已经昭告天下肃亲王被人暗害,但是肃亲王出事之后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太后娘娘一直不愿意发丧,权鼎帝拿自己的亲娘老子也没有办法,所以肃亲王的丧事都还没有办,依照肃亲王的身份来说,百年之后要么是入皇陵,要么是葬在自己的封地,而姜宁这是要皇上把随州赐给他作为封地!!

满朝文武都在惊诧姜宁的话,肃亲王世子,只等及冠便要世袭肃亲王爵位的未来亲王要自请去随州!

不怪群臣们惊诧,只因一个亲王等成年之后,皇上自然会赏赐封地,且一般都会选地广物丰的膏腴之地。而随州,那样一个鸟不拉屎的地方,说起来和流放也差不多了!

此时的权鼎帝闻言,看着姜宁一脸哀色,心中闪过一丝不忍,刚准备拒绝姜宁的提议,转念又想到平度城失守的事情上,平度城一事爆出来,肃亲王的事情肯定又要被翻出来说,而姜宁此时的提议无外乎是给了权鼎帝一个对肃亲王之事盖棺定论的机会。

权鼎帝想到此处深深的看着姜宁,怀疑着姜宁的用心,左看右看却看不出什么破绽,心里又被平度城失守一事弄得烦躁不已,便干脆大手一挥:“准了!肃亲王世子性子醇厚安宁,便封为安庆王,赐随州为封地。”

亲王都是一个字的封号,郡王则是两个字的封号,本来姜宁应该是继承亲王爵位的,奈何肃亲王‘出事的时候’出的不明不白的,内务处便提议让姜宁降等袭爵,姜宁本就不在乎,便欣然受了。

满朝文武:“。。。”

丁哲和崔相还有赵璞玉互看一眼,只得到一个结论:事出反常必有妖。

因赈灾时间紧迫,权鼎帝让新晋的安庆郡王去准备请封事宜之后,还不等丁哲和崔相赵璞玉等人在此事上互通有无,权鼎帝就抛出来一个重大消息,平度城失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