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宫门口的时候就听闻了皇帝遇刺的消息。
权鼎皇帝带着笑意说道:“不过是点擦伤,都是你那皇伯母小题大做,非要让朕缠着绷带!”如果这里不是乾清宫的话,这场景就像是几个伯叔兄弟在一起说着最平常不过的家长里短。
坐在肃亲王下首的二皇子姜黎站起来补充道:“行刺之人已经斩获,太子哥哥带人去围捕其同伙了,父皇怕宫外不安全,这才让王叔王妃和你都进宫来。”
“臣弟惶恐!”肃亲王闻言又要拜谢权鼎皇帝,心中感念着兄长在遇刺之时还不忘自己安危。
权鼎皇帝看着肃亲王,仿佛是不耐烦的叹了口气说:“行了,你今日不要再去北大营了,宁儿也就歇在宫里,等刺客落网,再回王府去。”
他想起自己而立之年执政,如今已经整整十年了,这十年间不说呕心沥血,但也算得上的是兢兢业业!
本来一直想着创造能千古流芳的丰功伟绩,却偏偏外有凉国和戚国虎视眈眈,内有自己的亲弟弟掌握了整个大昭国一大半的军权,朝堂上还有些不知天高地厚的臣子们妄图推行新政,稀释仅有的皇权!
这才刚满四十,鬓边就已经花白了。
不行,不能再等了!
只有军政一统,才能真的建功立业!
权鼎皇帝看着自己受伤的手默默地想着。
“谢主隆恩!”姜宁和肃亲王齐声道。
姜宁和肃亲王话音刚落,就有一小內侍急急地走进来禀报道:“皇上,胡将军求见,说是有紧急军情!”
权鼎皇帝拧着眉头道:“宣。”
二皇子姜黎三皇子姜祁四皇子姜樾和姜宁还有肃亲王见状纷纷准备告退:“臣弟,儿臣告退!”
“不必退下,你们都听听!”权鼎皇帝大手一挥,让起身的众人又坐下。
一个身穿铠甲的将领上前一步跪在地上道:“微臣参见皇上,末将刚刚收到平度守将紧急密报,凉国突然出兵攻打平度,奏请皇上派人支援!”
胡将军全名胡广之,是皇上钦封的护国大将军,肃亲王麾下得力将领之一,他手捧着一张密报跪在龙案前,身上带着从军之人特有的血气。
內侍接过胡将军手里的密报,呈给皇上,皇上看过密报之后,脸色一变,随后像是发泄一般,把密报往龙案上恨恨地一摔:“一群无耻之徒!”
几个皇子噤若寒蝉,站在一旁。
三皇子姜祁面带怒色:“那等宵小,竟出尔反尔?”
四皇子和姜宁对视了一眼,权鼎皇帝见军情紧要,便让众皇子和姜宁退下。等几个皇子和姜宁退下之后,肃亲王站起来,沉着神色捡起龙案上的密报翻看,那密报上说凉国倾尽举国之力攻打平度,且烧杀劫掠无一不做,平度的三个小镇已经被敌军占领。
凉国为什么要这样做?
之前与自己签订二十年和平条约休养生息是凉国被肃亲王打怕了自己主动提出来的,还赔了一大笔银子给大昭,为何公然毁约?
神州大陆上都讲究出师有名,这凉国竟然连天下道义的名声都不要了吗?
“皇上不必担忧!凉国小儿不足为虑,末将自请出征,必将那蝗虫赶出我大昭国土!”胡广之还跪在地上。
权鼎皇帝用手捏了捏紧皱的眉头道:“肃亲王听令,你即刻整装出发,胡广之与谢从任你调遣!”谢从是肃亲王麾下另一员大将。
“臣领旨!”肃亲王与胡广之接旨后便匆匆出宫,往北大营赶去。
是夜。距离姜宁被召进宫已经三天了,至今没有任何消息,李熹微心里有些不安,前世的时候,从来没听说过皇上遇刺的消息,也许是自己从不关注庙堂的原因,这也算不上是异变,李熹微在书房里看着已经成型的蒸汽船自我安慰着。
突然,窗子口传来两声轻微的叩叩声,李熹微心里一喜连忙起身,从里面把窗子打开,果然见到姜宁的脸出现在了窗子后面。
姜宁从容淡定的从窗子外面翻进来,带着闲庭信步的气质,仿佛现在不是夜闯名门小姐的闺房,而是在逛御街似的自然。
李熹微让姜宁坐在屏风后面,这样就算有人经过书房,也不会看到两个影子,吓到她们。李熹微不等姜宁开口便急急出声问道:“皇上遇刺,你们可有被牵连?刺客抓到了吗?怎么回事?”
屏风后面没有点烛火,姜宁的神情隐在暗色里,眼中闪过惊诧道:“行刺之人当场就被斩获了,太子带人围捕同伙,那同伙昨天才落网,在严刑逼供下招出了董妃!”姜宁心想,她为什么会觉得我会受到牵连?
李熹微奇道:“什么?是董妃刺杀皇上?为什么?董妃认了吗?”
前世没有董妃刺杀皇帝一事,是变数,和自己父亲突然中毒一样,都是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