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和娘亲还在等她用晚膳的。
到了静逸堂时,下人们还未摆膳,赵氏正在院子里煮茶,李正德则手持一方砚在端看着。
李正德说道:“微儿,来得正好,来看看爹爹今天新得的一方好砚,你怎么弄得风尘仆仆的?”
李正德平日里没什么别的爱好,下朝之后也总是早早地归家,无特别之事不大在外应酬,却是喜欢收集各类藏书和砚台。
“刚刚去找书了,这砚台是想要求爹爹办事的人送的吗?”李熹微走到李正德旁边歪着头问,尽量让自己在父母面前显得幼稚一点。
“胡闹,爹爹自己淘来的!”李正德显然不想在自己女儿面前讨论官场的利益往来。
“爹爹,能让咱家的护院教玉竹和白英一些拳脚功夫吗?”李熹微步入正题。
“嗯?怎么想让她学拳脚?那可不是一般人能吃得苦。”李正德好奇道。
“微儿不想让娘亲担心!”李熹微噘噘嘴,李正德又把那张带着好奇神色的脸转向自己的夫人。
赵氏说道:“是啊,我怎么没想到,夫君,明天就让外院的林教头物色两个有学武天赋的小丫头带着□□,□□好了再放到微儿身边,至于白英和玉竹的话,先去林教头那里试试看吧,熹微身边也还要增加两个人手才行。”她说着又把今日在永顺候府的事情简单地和李正德说了一遍。
李熹微突然想起什么道:“娘亲,我也想学。”她是真的想一辈子躲在娘亲的羽翼之下啊。
赵氏宠溺地把李熹微拢进怀里说道:“好,好,都依你,只是到时候可不许因为辛苦就哭鼻子。”
赵氏抱着在自己怀里撒娇的软糯娇娇儿,恨不得把天上的星辰都摘给她,这点小小要求又算得了什么,虽然是有些胡闹。
晚膳后,李熹微回到了西厢房里,洗漱一番之后,靠在床榻上就着烛光看着手里这本‘随笔’。
这本‘随笔’看上去有些时候了,纸张都泛黄了,不过幸好保存得当,没有受潮也没有虫蛀。李熹微小心翼翼的翻开书皮,入眼的第一页就是一副阵型图,脑子里回忆起李俯假山上那些大石的摆放位置,果然与这个阵不差分离,正是假山上那个阵。
虽然有图,却没有注解,李熹微看了半天无果,
李熹微看着这个阵,想起那次给李老夫人请安时,李程说的那些莫名其妙的话。
李程为什么要谢自己呢?
前世的李程以优异的成绩从云崖书院结业之后并没有听从家里的安排去参加科举,吵吵闹闹地在家里折腾了大半年,把张氏气了个好歹。
直到张氏要给他定亲时才消停了下来,不和家里闹了,就连家里让他先成家再立业,他也百顺千随。
谁知他明面上应的好好的,背地里却瞒着李俯玩了一出大的!
他趁着家里忙着给他相看时,留书一封云游四海去了,直到前世李熹微身死都没有再回来。
而她和李程虽然是堂兄妹,却并不熟,前世李熹微从父母双亡的打击中回过神的时候,李程就已经去了云崖书院,一年难得见两回,后来李程结业回家,在家里好好闹腾了一番,不到一年便留书出走了,直到李熹微身死,李熹微都再也没有听到过李程的任何消息。
李熹微不懂阵法,看不出个所以然,心想李程肯定知道些什么,不知道能不能想办法从李程那里获得什么,这么想着便翻开第二页,发现第二页是一篇小记。
‘适应了很多天才惊觉这并不是一个梦,作为一名考古人员,竟然从来没有听说过这样一个文明,就连玛雅都在历史洪流里留下了踪迹,为何这个文明却没有留下任何蛛丝马迹?如果这一切都是真的,那将是我在考古界的高光时刻,说不定能一举超越父亲在考古界的成就,如果我还能回去的话。
我必须回去。
也不知道父亲现在怎么样了,他是不是也像我变成了另外一个李卓一样,变成了另一个他。
都怪我莽撞,当时那个阵才被发现,父亲受命破译这个阵,自己却非要跟着去研究,跟着研究也就算了,偏偏要在这时候与父亲发生争执,要不然也不会误打误撞的触发了这个阵,还来到了这里,成了在一个从来没听说过的朝代里风雨飘摇的李家小子。’
李熹微不由睁大了眼睛,李卓?
李家的第一代家主?
阵?是说假山上的阵?
她连忙翻向第三页。
‘今天是来到这里的第二十三天,阵还没找到,却几次三番差点把小命交代在这里,虽然这里和我认知的那个世界有偏差,却又不得不感叹一句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现在这里正在经历的竟然和在史书里总是被一笔带过的五胡乱华时期差不多,在这样一个弱肉强食的社会里,要想找到回去的办法,必须先保命。’
李熹微控制不住的往后翻去。
※※※※※※※※※※※※※※※※※※※※
姜宁:“听说我又被关小黑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