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我和欧丽安娜询问了圣伊兹大饭店的前台,果然,伊莫斯坦帝国在苏摩尔堡有建立宗教寺庙。伊莫斯坦帝国的宗教,在这一纪元的雅尔塔世界,取了一个十分有意思的名字,叫“伊萨辛”。
伊萨辛教的寺庙,在宗教区的三号大街。
进入宗教区,这里简直就是一个5a级旅游景点。
络绎不绝的,来自于雅尔塔大陆各个地区的,不同肤色,不同种族的人,都汇聚在这里。
在这里,最为雄伟的,便信奉创世女神梅耶丝的创世神殿。但似乎,朝圣的信徒并不是很多。
比较热闹的,都是一些信奉新神的教堂和庙宇。
在人类的文明发展中,造神的随意性,随处可见。
靠近河海边的,以航海渔业为生的,会造出各种河神海神,以祈求平安;
想多繁衍后代的,会造出各种求子的神仙菩萨;
希望做生意顺利赚大钱的,又会造出各种财神爷;
一些朝代的名将去世后,会被供奉为战神或者保佑平安的神祗;
一些旷世大文人去世后,也会被供奉为,保佑求学升官的菩萨……
文明就是这样,宗教往往是社会发展,最实用的工具。
在宗教区里,我们还看到了狗头人教。
这是我第一次在城市里,看到有狗头人族建立的寺庙。
出于好奇,我还进去逛了逛。
这狗头人庙,十分捡漏,比不了人类世俗文明的财物堆砌,这里只有一个简单的小院子,在院子的中央,有一座祭坛。
狗头人,到底属于地精一族还是半兽人一组,我一直心存疑惑。
从体型上看,我感觉狗头人跟哥布林差不多,应该都是古老的地精一组分化出来的。但是,狗头人族的社会性,又要远远高于哥布林。他们不仅学会了人类的语言,还能够跟人类做生意,甚至能够承接人类的工作委托。
在来的路上,就听见商队里有伙计说,这苏摩尔堡的地下水道,简直就是狗头人的王国。
由于苏摩尔堡在这20年间,不断地发展壮大。城内居住的人口,也越来越多。
这无形中,就加重了苏摩尔堡在生活资源上的各种负担。
地下水道,就是其中之一。
早些年,地处高寒地区的苏摩尔堡,一到冬天,地下水道就会结冰,导致拥堵;一到夏天,又因为垃圾堆积过多,产生恶臭甚至疾病。
城市的管理者,花钱雇佣了许多清淤队,都没有办法很好地,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直到在十几年前,一个狗头人部落来到苏摩尔堡。他们的首领,想用山里的一些特产,和人类交换一些高级锻造工艺的武器。
仰慕人类文明的狗头人族,来到这苏摩尔堡的花花世界,就不想走了。
他们并没有用特产换取武器,而是换取了美酒和各种美食。
很快,他们就花光了从山里带来的所有特产。
有些狗头人,想回到部落去,而他们的首领却认为,他有这个责任,将狗头人部落带出贫困的山区,融入人类世界的文明。
于是,他就开始在城里,找商人们讨活干。
那个时候,他带了二十多个狗头人来到苏摩尔堡,几乎所有的脏活累活都干过。
但是,因为毕竟是长着一副奇怪的面容,时不时还会吓到小孩子和外地来的人。
当时,是造成过一些骚动的。
后来,有人提出来,干脆让这群狗头人,住到苏摩尔堡的地下水道去。
这一来,有了狗头人的定居,有活物常年住在这地下水道里,冬天就不容易冰冻。
这二来,狗头人还可以承担起清理苏摩尔堡地下水道的工作,想到与请了一个全年无休的清淤队。比起人类的劳工来说,想积极融入人类文明狗头人族,干起活来,更加不怕苦不怕脏。
这第三嘛,苏摩尔堡可以从商贸的税收里,每年拿出一部分钱来,用于支付给这狗头人族,让他们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以后也不至于惹出什么乱子来。
这真是个无与伦比,多赢的好主意。
于是,苏摩尔堡的市长,就出面与那狗头人的首领谈了一下,跟他们签订了合同。
从那以后,越来越多的狗头人部落,从森林和大山里走了出来,来到苏摩尔堡的地下水道,成了这座巨大城市的清道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