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琴的伙计姓宫,全名宫青竹,背着那张半城琴下山后,他作为不速之客,参加了一场没有邀请他的寿宴。
寿宴主人黄金龙是上海滩只手遮天的大亨,黑白两道都站的稳,为人生性谨慎,吃喝嫖赌样样不沾,唯独一样嗜好,可能是为了掩盖没文化的出身,尤其喜爱附庸风雅,到处巧取豪夺,收集名家的文玩字画,有心思活络的门生,趁着这次寿宴,从天南海北凑来了一副南宋玉棋,一幅八大山人的《眠鸭图》,一帖吴昌硕的《临石鼓篆文》,琴棋书画差点齐活了,单缺一张震得住场子的好琴。
宫青竹就背着这张半城琴,进了黄公馆,成为了黄金龙的门生,由此一脚踏进十里洋场,历经生死坎坷,终于成为了上海滩风生水起的大人物。
民国20年,宫氏祠堂在上海高桥落成,落成庆典轰动国际。
日文《每日新闻》以下述标题做了报道:“堂皇华贵之宫氏家祠落成典礼壮丽夺目来宾如云”;英文《大陆报》说“两万人参加宫氏家祠盛典,各国名人,往贺者络绎不绝,其盛况为上海百年罕见”;《大美晚报》则说:“浦东宫氏家祠落成纪念之三日大庆祝,业于6月11日晚间结束,来宾之参与盛典者,有政府大员,有当地巨商,总计在‘八万’人以上,可谓上海有史一来空前盛举!”
期间,国学大师章太炎大手笔作《祠堂记》,蒋介石亲题“孝思不匮”金匾,并撰文称颂:“诗咏祀事,典备蒸尝,水源木本,礼意纂祥……”,洋洋洒洒九十六字,其后吴佩孚、段祺瑞、孔祥熙、刘峙、何应钦等南北军阀、新旧官僚都派人亲贺,送金匾墨文无数,这些‘匾’、‘记’、‘颂’,全都是翠墨金泥,极尽渲染之能事,将宫家之渊源和宫青竹之懿德赞美的淋漓尽致。
就单说庆典举办的堂会戏,从6月10日开始,接连演出三天,梅兰芳从广东赶来,程砚秋从哈尔滨来,尚小云从天津赶来,荀慧生和王又宸带病参加,龚云甫为此破例去了南方,其他如马连良、言菊朋、高庆奎、肖长华、姜妙香等红透全中国的京剧大腕居然一个不落,这种盛会,只此一回,无论你多有钱也看不到,要把他们凑在一起,比登天还难,更为难得的是,这些京剧界的台柱都不是为钱来到宫家祠堂,他们完全是来捧宫青竹的场,分文不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