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他娘,还有个事,就是部丞老爷说的,咱家的玉米和那个红薯,要推广的时候用,明年争取让足够多的人种上这些新作物。以后咱整个府都不会缺粮食了!花富川洗了手,坐到桌边上,似乎才想起来这茬。
爹,咱地里种得多了,这玉米高产,仙味居那边也可以先供应着,留种子肯定不耽误!青菀嘴边还粘着玉米粒,吃得很是香甜。
这孩子,吃慢些,锅里还有呢。江氏拿着帕子给她擦嘴,你柳姨说了,咱那个嫩玉米卖得可好了,近期不少人慕名而来,食客可爱吃了。
嗯,这也是一个方向,价格可不能太贵了,让更多的人吃得到,才能知道这东西的好来!花富川一向不管铺子里的事,大老爷们没有去掺和娘几个的事业,绣坊那边江氏经常带着青敏过去,虽然没有明说,一家人都心知肚明,绣坊的四成股,以后是要给青敏陪嫁的,还有北街那处院子,虽说许云武当日说了是换了生机丸的报酬,到底还是不能白收,正好去县衙改了契纸,名字写了青敏的名,以后也算是青敏的陪嫁。虽说没有商定成亲的日子,是该早些为大闺女打算起来了。
娘,咱还得雇工,以后家里和地里事多了,总是忙不过来,不如趁此机会雇几个人,等到秋收的时候,也能用得上。青敏提议道。
嗯,咱敏儿说得对,就是咱的门第还太低,要不然可以买个小丫头回来,以后陪嫁到了许家,也能做个帮手,管家什么的也得心应手些。花富川忽然说到。他是见识过大户人家行事的,就说白家,家生子,外头买来伺候人的丫头不知道多少,想到自己闺女的辛苦,他有些心疼。
哪就至于买人进来了!啥事我都能做,不用花那钱。青敏连忙拒绝。
爹,这个事不急,等我哥以后考中再说这件事吧,不过我姐说得对,是该雇工了,咱这后院的牲畜越来越多了,这天气一热,味大,不如把西山脚下的那片杂树林砍了,在背风处盖几座大些的棚子,雇个人放到那处养着。青菀想了想说道,还有地里的活也多,我娘身子弱,全指望爹去做,那不累坏了么!
一家四口商议着家里的安排,有仙味居和绣坊两个进项,家里目前是不缺钱的。转天,花富川就去了沙土村,那边田地多,也不值钱,买了足有四十亩地,才花了不到一百两,还带了一个庄子,连着整片地,要是农忙时候,去住也不错。
沙土村不远,离咱这也就四五里地,庄子后头还有一条大河,以后的灌溉也不愁。花富川把马车拴在门口的拴马桩上,就着江氏递过来的湿巾子擦了一把脸。地是跟沙土村的里正那买的,一大片地连在一起,那地方是真穷!老人小娃儿都精瘦精瘦的,看着怪可怜。
吃不饱可不就是么。江氏也是唏嘘,她爹,那雇人的事,你找里正说了?
这个我也想着了,咱村里人还是算了,我打算就在沙土村雇人,那边村里的壮劳力也不少,我请托里正帮忙了,就找那老实本分的人,最好是两口子,咱在西山脚下建造一座小屋给他们居住,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