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解开误会(1 / 2)

欧森森听了李召和一番义愤填膺的叙述,明白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原来在李召和看来,是暮境希不顾往日与周臻的兄弟情义,受到大皇子一番恐吓,就立马在朝堂之上将周臻的亲生父亲周大人供了出来,还大义灭亲将人家亲爹送进了大牢。

“境王妃,你有所不知,司农寺周卿周大人,那可是大家伙公认的清官。

他每次发了俸禄,都拿去买种子买肥料用在他的那一院子试验田里,丝毫不向朝廷提起要公款来填补这农业发展之需。

偶然上街遇到农家上好的菜苗草种,就将当月所有俸银都拿去买回来种,将自己种植的心得著成书,利于民。

再者,京都郊外的贫民,谁没受过周大人的恩惠?谁家田地里撒播的没有周大人免费分发的种子菜苗?”李召和愤愤不平。

不过任凭李召和话里话外的批判暮境希,欧森森还是相信自己选中的男人,自有自己的考量。她将盈盈目光转向暮境希:“那不如请境王解答一下李指挥史的疑虑。”

暮境希听得这话,就知道欧森森是理解而且支持他的做法的,心中萌动,但又碍于李召和在场,不便撒狗粮,只好冷哼一声:“李指挥史根本不由我分说,下了朝就紧随我回王府,二话没说就要揍我。我堂堂境王岂有坐等挨打的道理?”

李召和喝了冰的可乐,已经没有刚刚那般冲动,他也是一时情急,倒忘了四爷向来也不是鲁莽之人,不会平白无故胡乱做事。只是他们三人关系从小就铁,今天他也是被一时愤怒冲昏了头脑,反而是他莽撞了。

“四爷,召和今天多有得罪,请海涵。如像境王妃所言,此事却有隐情,请开我粗鄙之智。”李召和深吸一口气,说道。

暮境希见他诚恳道歉,也不端着架子了,他正了正神色,说:“今日观大皇子之言行,定是知晓五本县赈灾款银被贪污一事的,但他现在急于将罪祸推到周大人身上,难道不值得别人怀疑吗?

也只有朝堂中那些听风是风见雨是雨的大臣们会被蒙蔽双眼,又或者是他们心中有疑惑但不敢说,忌惮大皇子的势力。

在本王看来,如此着急行事必是心虚,恐日子久了自己做的坏事败露,到时候所有证据都指向他自己的时候,就一发不可收拾了。

但如今现在他们有现成的可以背锅的人,早早将罪名给周大人冠上,而按照以往惯例,一朝重臣被怀疑作奸犯科时,念在他劳苦功高的份上,皇上只会派御林军日夜监视重臣府邸,将他软禁在府中,限制出入,待查明真相,有罪则投入大牢,无罪则撤去督视。

在太上皇当朝时,就有一位大臣忍受不了这份屈辱,愧对皇家信任,在御林军监视府邸的第二天便伏法自缢了。”

欧森森听到这里已经知晓暮境希的用意了。她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原来是这样。”

李召和见他们夫妻俩个心有灵犀的样子,只恨自己天资愚钝,竟然还未参透这其中缘由。

欧森森见他抓耳挠腮,解答道:“大理寺重兵看守的天牢,不得比周大人那家徒四壁只有田地没有几个下人的府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