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提周磊在这里好奇,评标室里的专家在新进来几个来外开始汇报之后也开始神情严肃了起来。
从几个老外的汇报之中,可以听出这几人是下了功夫的。
说起对华夏文化的理解来头头是道,甚至不弱于很多没有好好学习过祖国历史和文学的华夏人。
既然对华夏的文化如此了解,那么这次的设计能不能给他们惊喜呢?
这个设计团队的汇报人是项目的总负责人,一个年龄已经五十几岁的老外。
这名老外穿着考究,胡子也是修剪的整整齐齐的,对了他还有一个中国名字,叫做张富贵。
张富贵的名字源于对中华文化的热爱,所以才去取了一个中国名字。
而那个时候张富贵对于中华文化的学习还是一知半解,知道中国有一个说法,名字起的越卑微,人越好养活。
所以自以为已经深入的理解了中华文化的他翻遍了很多典籍最终给自己取名叫做张富贵。
明显那个时候张富贵对华夏文化的认识还是不到位的。
没有明白那只是古人对与小名的起名方式。
当然张富贵随着对华夏文化的学习知道自己闹了一个乌龙。
但是这个时候张富贵这个名字已经被他华夏的朋友们熟知并且深情的叫着,所以也就是懒得改名了。
这个名字虽然随意了点,至少证明自己对华夏文化深入研究过不是?
张富贵说到:“对于都城,我们组织团队深入的考察了半个月,然后提取了很多的元素。
比如华夏远远流传的茶文化,这里就非常的盛行。
当然还有酒文化,也是非常的盛行,甚至有的地方几百米就有一个小型的酿酒卖酒的小店,这简直不可思议。
我们还提取了都城红色文化等等。
但是经过我们多次讨论,认为现在的都城缺少的是面向世界展示的形象。
而且这个形象要鲜明,深入人心,大家都能一下在脑海中反应过来。
所以我们还是选取了国宝文化。
因为这些年随着国宝很多国家的展览,不光华夏人热爱国宝,全世界人民都爱国宝!”
随着张富贵说完,负责评审的几人面面相觑。
国宝作为都城的元素,这已经是第四个了,而参与投标的一共只有九个而已。
今天可谓是国宝开会了。
但是能把国宝做到活灵活现可不是那么容易的。
目前看来也就是周磊的设计作品入了这些人的法眼。
张富贵继续补充到:“包括我本人也是非常热爱国宝。
下面就是我们的设计图纸。”
说完之后,设计图纸的效果图投影到了评委面前。
看着这幅设计图纸,评委露出了吃惊的神色。
梅工面色有点诡异。
张富贵拿出的这个设计图纸怎么说呢?
很怪!
然后梅工点点头,就是很怪。
虽然张富贵是一个中国通,但是现在看来还是不能准确的把握华夏人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