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回事呢,吞噬同样的猎物,我的进度怎么这么慢呢?”小菊郁闷不已,低头查看自己的魔功情况,这一看之下更是又惊又气。
小菊本源的魔功乃是金力魔功,那道如同刀锋般尖利的白芒正是他自己的魔功形态,这会儿白芒依旧存于小菊的花茎里面,而除此之外,这段时间辛苦狩猎收货得来的土力魔功却几乎没怎么积攒下来。
比起姜奕名身上那看起来已经有婴儿拳头大小的黄色光团,小菊身上的黄芒仿似就是一颗皱缩的黄豆一般。
姜奕名也发现了小菊的问题,将花盘转向他,细细的查看着。
“小菊,你看我的面上有没有生出五官、发肤?”姜奕名对于小菊长出五官这一点很是好奇。
“没有,你还是一张菊花脸!”小菊有些愤然,虽然是菊花,也是朵巨大的菊花,那可是魔功提升的直接体现。
“奇怪了,难道说你我二人在魔功的积累上还有所不同?”姜奕名自然知道自己身形变大了不少,如今飞来的蒲公英,他甚至能够一口吞下两个。更何况旁边还有个几乎没什么变化的小菊作为参照,自己的成长可谓一目了然。“好像我的魔功积累快些。”
姜奕名说这句话的时候,小菊不禁默默在心中说了句,“屁话,瞎子都看出来。”
“可是你的变化却在于细枝末节,也许这是‘界’中的另一规律?”姜奕名此刻心情不错,也理解小菊许久不曾成长的苦恼。这会儿,姜奕名倒是很希望能够帮小菊找出问题所在。
“‘界’的另一规律?”小菊受到启发,开始默默思考起来。
与其说是“界”的规律,不如说是魔功修行的规律。只是在“界”中,修者能够直观的看到这些变化罢了。那么体型大小的变化,对应的是魔功深浅的区别。
每个阶段的修者,在“界”中都会有严格的区分。比如姜奕名作为初入门的魔修,和众多的未能结丹的普通魔修一样,在“界”中的最高形态不过就是些食草的小兽而已。
若是结丹期的魔修,则可以幻化做飞禽走兽等多种形态。金丹期的修者们就变化多的多了,甚至可以成为那些魔兽、仙兽的形态。而实力达到元婴期的高手们,他们在“界”中可以化身为龙、凤、貔貅、玄武之类的上古神兽。
至于混元期的大成修者,他们本来就应具备了创造“界”的能力,一般一个“界”中只会有创造该界的那位混元高手,而他的存在,在本界内,就如同神一般。
可是除却魔功深浅的不同,一个修者对于功力的控制,也可以极好的在“界”内得以体现。而这种表现,就是自己投于“界”内的化影,其细节的逼真程度。
正如小菊一开始幻化的那朵小白菊一样,那朵花花瓣散乱,枝叶纹理不清,若是真正的高手一眼便可以看出这样的化影身后的那个修者不禁魔功低微,而且对于魔功的操控掌握的极差。
这种对于魔功细微处的操控弱项,同样也体会在姜奕名身上,他的那朵黄菊此刻虽然变大了许多,但是怎么看也不像一朵真的菊花,甚至连花瓣的数目都不正确。
随着小菊对这些记忆的回想,姜奕名也随着反省了一下自身,自己虽然因为狩猎而累积了不少魔功,但是这些细节确实令人汗颜。
“可是你的变化却在于细枝末节,也许这是‘界’中的另一规律?”姜奕名此刻心情不错,也理解小菊许久不曾成长的苦恼。这会儿,姜奕名倒是很希望能够帮小菊找出问题所在。
“‘界’的另一规律?”小菊受到启发,开始默默思考起来。
与其说是“界”的规律,不如说是魔功修行的规律。只是在“界”中,修者能够直观的看到这些变化罢了。那么体型大小的变化,对应的是魔功深浅的区别。每个阶段的修者,在“界”中都会有严格的区分。
比如姜奕名作为初入门的魔修,和众多的未能结丹的普通魔修一样,在“界”中的最高形态不过就是些食草的小兽而已。若是结丹期的魔修,则可以幻化做飞禽走兽等多种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