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第五十章(1 / 2)

神威将军张清典离世后,便由长英接替了他的位置,长英是张清典一手带出来的,平时跟着父亲立威立信,众将士也少有不服的,梁国君主无能昏庸,只能从身边谋士之言,将梁国的大部分兵力都用去了前方战场,长英所统领的正是梁国的军队。

“下记之后便是梁国,三十万夏军之蛮可见,附近邻国烧杀抢掠无恶不为,若是让夏军渡过下记,你们的父母孩子、妻子姐妹都将受到屠戮之苦!高阳之败绩已经让高阳百姓陷入了水深火热之境,我们此次守住下记,便是给秦将军以反战时机,夺回高阳!兄弟们信我长英,我长英也必不相负,此战必胜!”

“今夜我将带领一千弟兄前往下记城外,红烟为令,全军出击!”

长英一身战铠银辉烁烨,洪钟之声如雷贯耳,高骑于马上威风凛凛,她紧勒马缰高声喊:“此一战,我们要胜,为家、为国!也必须胜!”

高阳之战,梁国秦将军带领五十万士兵与夏军小四十万作战,谁知竟不敌,秦将军带领剩余十几万兵溃散而逃,剩下的全部被俘。夏国乘胜追击,只留几万士兵驻守高阳,剩下三十万直取记下。

由于梁国不全信云姜国,长英手下所领不过十万,就这十万还是当年从围困中解救出的那十万军队,除了少量的援助,梁国再无其它表示,这些年来张清典冲锋陷阵,屡获战功,梁国却连最基本的信任都没有,到了现下之境,秦将军固然有指挥不当之罪,但归根到底还是梁国不信长英的原因。

十万对三十万,本是不可能之事,可从长英之口说出将士们无不鼓舞振奋,纷纷磨拳擦踵欲与夏军决一死战,他们都是久经战场之人,在长英手下也有两年之久,大小战役只要是长英统领无不胜利,所以他们自然是信任长英的。

旷野中一眼望不尽的齐人高的荒草苇树,这里即将成为两军交战的战场,长英眯起眼一眼看尽今日之势。

“将军,我们会赢吗?”

此话本是扰乱军心之言,长英回头看向说话的士兵,他看上去不大也就十六七岁的样子,惴惴不安地看着长英。

应该是才充军上来的,眼中并没有她的兵固有的血性。

长英一笑而过,“我从来不说谎,说胜,我们就一定会胜。”

她说得从容,没有哪怕一丝的慌措的样子,即便没有任何的解释,也足够让人信任。

长英的神态太过安然自若,就像已经结束了胜利的庆典。

张清典说过,长英是天生的胜利者。

第三日夜里,忽而闻战鼓擂起,风草惊动,如长英所料,夏军夜袭。

夏军的将领坐在高头大马之上,挥舞着长剑高声下令进攻。

负责放红烟的士兵问向长英,长英按下不动,默默观察夏军动向。

长英视力惊人,夜视也不是问题,只见夏军大军前锋踏过人高的干苇地,确定有一半人数都进入苇林后,长英目光锐利,抬手,火把纷纷点燃,远看过去,连点成线纵成竟是包围之势!

“放箭!”

咻地一声,第一道燃烧的箭矢飞向了满是敌军的苇地,紧接着便是成弧线形状的火箭,小有万计,密集如星雨射向夏军。

秋日风干物干,见火瞬燃,不过是几个呼吸的功夫,记下城下便是一片火海,如同白昼,夏军士兵多穿藤甲,碰上火便开始燃烧起来,身上着火谁还有冲锋的念头都想着撤退,可夏军人多而密集,遇上迎头而上的相互撞在一起,惊兽一般光是踩死的都不在少数,只不过一会儿死伤便有万计。

“拿弓箭来。”长英紧盯着因为马惊而从马上跌落的将军。

擒贼先擒王。这是张清典对长英说的。

强弓百担,纵使最强壮的汉子都甚难拉满,长英搭箭上弓,闭眼拉开,再睁开眼时,锐利的箭头下正是神色气愤又慌张的夏军主将。

“将军撤吧!”一直关注战局的夏军副将回头惊恐道。

“我看谁敢!撤退者一律格杀勿论,不过一个躺着挨cao的臭娘们儿本将军就不信——”

只是一瞬间,一支利箭穿过主将的咽喉,浓红的血液飞溅在副将脸上,刚刚还狂妄叫嚣的主将下一刻便一命归了西。

“放烟。”长英面容冷峻,戴上银白的头盔,利索地翻身上马。

统领着埋伏在左右的十万梁军,长英首当其冲,叫杀着上前。

黎明熹微中,一片焦灰中十万梁军生擒了剩余的二十万夏军。

此事传往云姜国,一时间欢呼雀跃之声遍布大街小巷,宣凰当时便封了长英为神武将军,世承一品爵位,将军夫人与幼弟更是被接进了皇宫中尊享皇室之待遇。

“快马加鞭给长英将军,不可耽误一刻!”宣凰将手书给奴才几番叮嘱,甚至不惜将那匹汗血宝马拿出来给驿者送信,只希望书信早日抵往长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