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眼中的我是什么样子的?(1 / 2)

猫狗乱舞 ting7822 1422 字 2021-02-18

“这就是……你想要的吗?!”

阮沙的质问再一次在咖啡屋里回想。

看来他们之间的对话是有所暗指的,暗指安辉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是现在,还是过去。

但从阮沙的回答来看,安辉所选择的似乎是现在,他身为律师的现在。

这……只能够说无可厚非。

毕竟同样是孤儿出身的安辉能够有今日,靠的全是自己的拼搏与奋斗。

他要是选择陆仁希的话,那极有概率是放弃现在。

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能够选择放弃的人不是没有,但是极少极少,少到了会成为被称颂的教科书例子。

阮沙明白。

她明白这一点。

身为记者的她比很多人都要明白这一点。

可即使如此,她依旧不想放弃。

因为她隐约的直觉在告诫着她,不要放弃,不要放弃。

这或许不是安辉真正的答案。

她想要知道他心中那真正的答案是什么。

哪怕……是用这种“蛮横”的方式。

“大辉……这就是你的选择吗?”

“嗯,这就是我想要的。”

阮沙第三次问出了这个问题,而安辉也第三次给出了同样的答案。

这……就是现在的他想要的。

俗话说的好,事不过三。

而阮沙三次都听到了同样的回答,那是否意味着这就是安辉最终的答案了呢?

恐怕……是的呢。

选择其实是一件艰难,而又痛苦的事情。

因为每一个选择都有着能够把我们导向不同人生的可能性。

所以每一个选择都是那般的沉重。

虽然说做出选择的是我们自己,但我们是否能够承担做出选择的那份沉重责任?

实际上的话,二选一的选择题是最难做的。

因为他们两者是互斥的,选择其中一方就必须要放弃另外一方。

只是字面上的文字与数据的话,做出选择还是不难的。

但这要是放到现实中,选择的两端是极为珍重的事物,那要随便放弃哪一边都是一件艰难的事情。

嗯?

各位看官问,为什么不尝试着两者都要?这样的话就不会经受抉择的痛苦。

各位看官……

你们真是“强欲”呢。

是的,在这里我用的是这个词汇。

这里可是现实,是社会。

“现实”这个词汇的另一层含义我相信各位应该都能够懂的吧?

想要两者都要,然后获得最为完美的结局,那是不……

不,在这里要完全否定那也是不对的。

人类最为可怕,也最为特别的地方就在于他们有着“可能性”。可能性是极为可贵的事物,哪怕只有些许的可能性,哪怕概率再小,人类都有可能创造出来,并引导来另一种结局,迎来名为奇迹的事物。

所以要完全说死,那并不合理。

但那样的可能性,概率非常的小。

而正是因为概率极小,所以它们才会存在于人类的“希望”中,很难具现化。

现在的情况也是如此。

儿时的挚友,家人陆仁希;同时还有自己的律师工作,同事,后辈,安辉现在需要在这两者之间做出抉择。

他也想两者都要,所以他便采取了成年人的做法,打太极。

以安辉的实力,只要他想的话,我那样的方式是不能够阻拦他的,他能够轻松地找出应对之法。尽管我自信我有着极强的智慧,但我毕竟是一个外行人。一个外行人,并且想要在律师这么一个行业里使得一个专业的律师束手无策,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这并不是单纯的智慧就能够弥补经验上差距,这是经验和技巧上的绝对差距。

然而并没有选择从这点攻略我们。

他打得就是那样的心思。

但这事情显然不能够就这么完结。

在那样的关键时刻,物证就这样直接地出现。

那可是通过专门鉴识中心所出示的物证,是铁证。

同时再加上岳助这样的人证,这样的话这案子的证据链就齐全了。

人证,物证,完整的证据链。

现代的法律讲求的是证据。

如果没有完整的证据链,哪怕你明知道这个人犯罪了,那你也没有办法将其定罪。这就是司法正义,是现代法律尊严的体现。正是因为是从事法律相关工作的,就越是要维护法律的尊严。

这样的案子,即便是莫佰这样的新手律师也能够轻松地胜诉,我方想要胜诉那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陆仁希的宣判结果基本上是板上钉钉的。

既然是这样……

那安辉他还要选择陆仁希这一边吗?

不可能吧……

不可能。

如果说存在着些许的希望,那么安辉说不定会在情义与热血的推动下做出“不理智”的选择。

但现在这样的情况,他的理智反而是占据了思考的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