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我们将目光放到了最后一个目标的身上。
尽管说能够出现在这人物志上都不是一般的人物,但这最后的目标在他们之中也是佼佼者。
他便是时砂市的前任市长,汪平。
这是一个平凡而又无奇的名字。
名字这种东西,实际上与时代是紧密相连的。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命名风格,而这个名字也同样如此,是一个很有年代感的名字。
人物志上也详尽地记载着他的生平。
怎么说好呢,果不然是传奇的人生呢。
汪平是一个孤儿,他的双亲死在了一场瘟疫中,他自小便是被村里的众人轮流养大的。根据乡亲们的评价,他从小就是一个乖巧的孩子,很是主动地帮着个户人家干活。而根据史学家们的研究,他之后会关心民情,以民生为己任,与这段时间的经历是不可分割的。
汪平所成长的是一条贫困的村子,在那样的环境之中学习无疑是一种奢侈的活动。尽管在那个时代便有了读书能够改变一个人命运的说法,但物质上的匮乏却让那个小山村与读书无缘。
而在汪平8岁的时候,一件改变他一生的事情发生了。
他跟随着一个外出闯荡的年轻人来到了时砂市,从此他的命运便与这座城市相连。
那个时候的时砂市在国内实际上有着不低的名气,毕竟这是著名的英雄阮磨的故乡。只是,这并不能改变这个城市贫穷、鼻塞、落后的局面。
在长达数十年的战争之后,这个国度终于迎来了解放,迎来了真正的自由。只不过战争之所以被人们所畏惧,被人们所唾弃,不但是因为战争时无数鲜活生命的消逝。更因为在战争之后,世界将会变得千疮百孔,残破不堪。
在结束了漫长的战争之后,人们获得了精神上的自由,但现实物质却是极度的匮乏。但即使如此,人们对于未来的生活始终是充满信心,充满希望的。
在后来的专访中,汪平也亲口说道,正是这座城市的人们这样乐观向上的态度,最终塑造了他现在的人格。而这样的人格,也正是他能够达到今日高度的最重要因素。
在这之后,汪平的人生就像是戏剧中那般的神奇。他用了五年的时间,从大字不识的状态,自学到被西洲著名大学录取。在回国之后,他果断地从政,并投身于这座城市的建设事业。
终于,在20年前,他成为了这座城市的市长。只是在这时候,他的两鬓已经斑白。
在上任之时,他那片就职宣言引起了全市,乃至全国的注意。
他表示,用在十年任期之内,将这个城市变为一个全国,乃至世界都是首屈一指的城市。这样的言论,在当时可谓是无比大胆的。建设一座城市,可没有书本理论那样的简单。十年对于一个人或许是很长,但对于一座城市来说也只不过是弹指之间。要在这样的时间里,将这样一个城市改变为宣言中那样的城市,可能性非常的小。
然而,时间却证明了汪平所说的一切都将会成为现实。
他调整了时砂市的政策,主动地打开了城市的大门,吸纳了外州的资本。
工业,制造业,贸易,这些都被这个老人以卓绝的眼光引进。
在这些事物的刺激之下,时砂市以一年一个大变的速度发展着。
而且老人的目光长远,为这城市所铺下的,乃至是五十年的发展规划。时至今日,这座城市依旧按照老人在任期所留下的发展规划前进着。
其中最好的体现,便是现在在时砂市北边的高科技产业区。那个新区,如今正不断地将技术转化为新的生产力,反哺着这座城市。而这个新区,在日后也将会成为时砂市新一轮产业升级专业的支柱。
十年期满,汪平也卸下了肩上的重任,将手中的“指挥棒”交到了继任者的手中。而在这个时候,老人的头发已经变成了完全的银白色,面容也无比的沧桑,显然是在这十年间操劳过度,精气神受创。
在老人离任的当天,无数的民众聚集在了市政府广场前,为这位有着卓绝贡献的老人送行。而这位老人,也在任期结束的那一天,交出了一份完美的答卷。截止至那一天,时砂市所取得各项成就甚至于超过了老人就职宣言中所描绘的未来。这个城市,也成为了这个国家东方的一个重要对外窗口。
会是这个老人吗?
仔细想想的话,可能性还是相当高的。
汪平曾提出过科技、制造业、贸易这三样引领时砂市前进的法宝,这似乎与谜题不谋而合呢。
【说起来,希,商业广场那边那座雕像雕的是谁?】
我忽然问出了一个似乎与谜题没有什么关系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