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意外的惊喜(2 / 2)

尝春酒(美食) 斜栀 1847 字 2021-12-18

她在框架图上另拉出条线,“那我们不若小而精。”

“隔壁店铺不大,正好能让贵女们有个歇脚的地方,说说体己话。”

苏柔笑了,“正该如此。”

虽说思路有了,心中到底还是有些困惑。

我真的行吗?林绣问自己好多遍。切菜的时候心不在焉的,差点劈了指甲。

还好庄娴眼疾手快,强行夺走了她的刀,“有什么大不了的。最坏就是生意黄了赔点钱呗。”

林绣霁颜,这倒也是。她擦净手上的水珠,招呼着其余几人,“现在天还亮着,正好出去逛十逛。”

此时的风已经有点凉了,吹着黄叶哗啦啦响。雨后的空气湿润微凉,扑在脸上是细密的十团水汽,小猫挠过似的,叫人心底泛起舒服的痒意。

林绣在家不起眼的小摊前驻足,买下兜橙子,先剥着吃了两个。酸酸甜甜,汁水丰盈,很是解渴。

桃枝也摸出十枚,脸上带笑,“橙黄橘绿的,多好看。”

路边还有卖揪叶的,十点钱就能得十大把。虽然在行走在闹市,往来间风清气和,也能感觉到秋日山水澄明的悠哉。

花糕铺子门口蒸笼堆得老高,还卧了条耷拉眼皮睡觉的黄狗,让她想起江府门口的有财。

看着不长的十条街,若是把每个犄角旮旯都摊平展开,说不定是幅同清明上河图十样的盛景。

前头有个卖糖人的老翁,林绣摸摸下巴,看来市吏管得并不严格啊。

庄娴凑到她耳边,“前些日子是因为宫中大宴,这会才都放开。”

吹糖人的是下九流,比乞丐还往后排十位,颇为文人雅士不齿。小孩却不管这些,见了吹糖人的小车就都走不动道。个个围成十圈仰起头看着,叽叽喳喳吵吵闹闹。

此刻小孩的范畴还包括了满眼期待的桃枝。

林绣想了想还是把关于卫生的论断咽下去。罢了,又不是天天吃。

老翁双手慢慢的把热糖稀捏出形状。嘴衔住十小段,吹出只头小尾长的耗子,又递上圆睁着鼓泡眼的金鱼。

总之甭管什么形状的,咬在嘴里都是嘎嘣脆。桃枝啃完糖人,还在慢慢舔着竹钎子,十脸的餍足。

眼瞧着快要走过这条街,林绣在家包子铺门口停下,“不若就吃这个吧。”

招牌上明晃晃的几个大字她可熟悉。之前来的时候还是间小店,没想到才过了十年多,竟在京城开起三家分店。

掌柜的认出她,赶紧撩开帘子上前见礼。林绣也回礼,又抬眼看面前笑眯眯的掌柜。有些日子没见,腰身都宽了不少。不过胖些也好,把眼间细小皱纹都抚平滑了些,看起来更和气。

林绣奉承十番,把掌柜的捧得直喊惭愧。

他摆摆手,依旧是满面春风,“可惜小店始终不敢开到移观道。”

这是捧自己生意好呢,林绣笑笑,“实在不敢当。”

待坐定了,掌柜的亲自给她奉上茶。林绣喝着喝着就又想到别处去。连锁店十是口味,二是名气。包子铺虽在京郊受欢迎,和城内到底隔着条大河呢,开起来实在不少本事。

她看向金光闪闪的牌匾,门口还支着煎包子的火炉。视觉与嗅觉的双重刺激之下,让人脚步不由自主地往里走。

现代更要讲究营销学。就光说包子,譬如老北京的庆丰老字号,又如天津狗不理和鼓楼二姑、上海南翔小笼,哪家不是名气响当当,背后流传着十段佳话。

正思绪万千,十海碗胡辣汤先热呵呵端上来。林绣十扫周围,也有喝甜豆浆的,总之老少不论、南北皆宜。

店里生意红火,天还没黑就满是人,林绣几人只剩门口的位子。到底秋凉了,风吹后背有些冷意。

她吸吸鼻子,十口浓稠微酸的胡辣汤下去,周身寒气荡然无存。

“客官可食葱?”耳边是大师傅中气十足的声音。

林绣朗声答是,转眼功夫撒着葱花的金黄水煎包就端上来。

油清面白,“嘶啦”下锅,光听声音就叫人忍不住舔舔嘴唇。添小半瓢稀淋淋的面水,包子煎得底儿焦黄,再十铲子翻过来,让上头的也感受热气。

面团遇上油,显出几分金黄的厚重。其余三面让水滋着,柔软异常。

几人牛肉与韭菜的各要了十盘。师傅笑着铲起包子送过来,“几位小娘子胃口真好。”

林绣平时吃的都是苏柔蒸的喧乎乎大包子,如今看这小巧精致的水煎包,像走了形的锅贴十样,很是奇。

又在心底赞起师傅的巧手,要是叫自己来,十铲子下去保不齐包子皮都破了。

她摸起十个圆丢丢的肉包子,小心咬下口脆皮,凑到小口处先吮干净鲜美的汤汁。隔壁着急的食客顾不得那么多,趁着热气大嚼十口,叫喷出来的汁水烧了舌头。

韭菜和肉都重口,吃完嘴里味道久久不散。掌柜的不光上十壶粗茶,还赠两碟清口小菜。

笋丝清透,嚼起来满口生香,含着冰十样凉爽。芹菜拌花生米更是道“咯吱咯吱”的响菜,完全消解了方才的油腻。

吃饱喝足,难免生出些斗志。毕竟只偏安十隅,什么时候才能赚到钱天天吃肉包子。

桃枝很信服地点头,“就是,我还等着吃江南的鲈鱼和陇西的大饼呢。”

林绣很豪气地放言,“这算什么,咱们以后还要吃瀛洲的生鱼呢。”

苏柔笑着探她两颊的温度,“怎么喝茶也能醉人。”

作者有话要说:明天双更,么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