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月梨从明母处离开,回到镇上的集市那里,继续补充遗漏的配料,一路走去,小商贩的叫卖声不绝于耳。
木雕的小玩具,胭脂水粉,豆腐铺子,糖葫芦等等琳罗满目,虽然所处的时代不同,生活饮食习惯也有很大的差别,但是街市上是一样地热闹。
苏月梨草草观察了一下街上的店面,有固定店面的小商户,有沿街叫卖的小商贩,挑着担子吆喝着。
看着看着,苏月梨灵光一闪,懊恼地一拍脑袋,自言自语:“笨死了笨死了。”为什么老想着把竹笋的事情和酒楼的事情分开,两件事情其实是可以合在一起考虑的。
先把店面盘下来,取一个店名,第一步就是卖竹笋,若能打开知名度,就继续沿用这个名字开酒楼,以竹笋为一系招牌菜。
到那个时候,虽然大家都知道竹笋的事情了,但是附近的竹笋大部分都被自家挖回去了之后,接下来的就算想干什么也要等到来年了。
但是这些都不重要了,酒楼靠它打开了知名度,就算被其他人模仿也无关紧要了,别人只会记得第一个发起竹笋美食的地方。
醒悟过来的苏月梨把采购的事情抛到脑后了,立刻开始勘测地理位置,人来人往,苏月梨这次抱着目的晃荡了几圈,这个时候正是集市热闹,是最容易看出哪家店生意惨淡哪家店红火的。
苏月梨走进了一家酒楼,贴着一张大大的红纸,上面写着“此店转让的”,一共有两层,走了进去,环顾一周,发现这个店只剩下两个人了,就是不知道都是干什么活的。
苏月梨开口问道:“这里的管事的是谁?店面是要转让吗”
一个两撇胡子的中年男子走了过来,两撇男子一脸精明相,一看到苏月梨就把她从头到脚绅士了一遍,仰起头来冷淡地说:“是呀,怎么的,你买得起吗?”
接着又得意洋洋地说:“我这里可是整条街最繁荣的地方,寸土寸金你懂不懂,多少人想要呀,隔壁那条街的吴老板,霍老板还求着我卖我都不卖呢?”
话音未落,另外一名看着像伙计的人咳嗽起来,小声嘀咕:“明明是你漫天要价,人家自己走掉的。”
两撇胡子瞪了他一眼,伙计一脸憋屈,立刻安静下来。两撇胡子又继续接着一脸不屑地看着苏月梨:“就你这个穷酸样还想买下来?你打算出多少钱呀?”
苏月梨看着他拿起来比划的手指,也不恼怒,问道:“你打算要多少钱呢?”
两撇胡子看她回应,两眼放绿光,盯着苏月梨就跟看着待载的羔羊一样,沉思了一下,说道:“这样吧,我呀,做十几年生意了,要不是我要回老家养老了,也不会卖掉这里,这样吧,我就吃点亏,一口价,一千两银子,怎么样?”
旁边的伙计已经无精打采地低下头了,心想:老板怎么还不长记性,得,又吓跑一个,都卖一个月了还没卖出去,他还要在这里待多久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