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第10章)(2 / 2)

小张与桂卿 常山渐青 1241 字 2021-02-15

“我的个老天哪,你真不懂这个吗?”他在末了又诧异道。

桂卿此时只能尴尬地笑笑,算是回答。

他确确实实不知道这些在很多人看来非常简单的知识,他家里祖宗十八辈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老农民,一个为官做吏的人都没有,连个生产队里的小头头也没出过,他哪里知道这些事啊。他只记得有几回曾经骑车子路过xx门口,亲眼看到过两块大牌子,但是从来就没仔细想过这个单位究竟是干嘛的,又和他那微不足道的草根生活有什么必然的关系。县xx他倒是知道的,通俗点讲就相当于古代的那个什么嘛,因为乡里还有个乡xx呢,不过村里人都习惯叫它公社。高中毕业的时候他曾经和几个要好的同学想去县xx里面的花坛去照张相,结果被人家门卫给赶出来了,相片当然也没能照成。

今天这个大太阳看来晒得很值,因为他到最后总算是搞明白了xx口和xx口之间的区别,也粗略地知道了xx和xx这些单位大概是干什么的了。而后两者他只是在学课文的时候略微有点印象,大约摸地知道有这两个机构,但是却没想到在小小的县城也有这些听着非常高大上的单位。他心中仅存的那点非常可怜的社会知识实在是和现实中的存在,即那些他曾经在无意间忽略的存在严重地对不上号,因此他不得不由衷地佩服起高程来,且发自内心地觉得这个小子不简单。

“怪不得人家能追求到一个城里的女朋友呢,”他很正常地酸道,心里也有点不是滋味,但是又觉得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毕竟以后的路还长着呢,“而我就没有那个能耐,只能被动地当个电灯泡。”

他当然不好意思直接问高程是怎么进的市水文局,他明白高程也不会主动详谈这个事的。正所谓鱼有鱼路虾有虾路嘛,小鸡不撒尿,各有各的道,况且他们现在还不是那种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随后他又很自然地想起了考选的事情,此前他也曾经动过这个小心思,也曾经偷偷地买了几本书来学习和备考,好在毕业之后多一条可能的出路。结果呢,人家招考的时间恰恰是应届生外出实习的时间,大部分同学连知道都不知道有这回事呢,人家有门路的同学早就悄悄地考完了。对这个事学校也不贴公告,系里的有关人员也只通知学生会那几个名人以及为数不多的几个学生xx,或者家庭有点小背景并且愿意走这条路的同学,以此来减轻参考人员的竞争压力。扩招后的极个别大学其良心究竟怎么样,这都是不用再辩论的事情了。他后来多少也想通了,这个事说起来也不能怪学校什么,那些没权没势没背景的“三无”同学纵然是侥幸考上了,后来又能有多大出息呢?还不如把机会留给那些热衷于此道或者擅于经营此道的人呢,因为人家在这个年龄段至少懂的回报,懂的事先投资,懂的利用学校的资源抢占先机。

正所谓投桃报李,有来有往,他也羞赧着拿出丑媳妇终归要见公婆的勇气,如大科学家爱因斯坦小时候向老师拿小板凳的样子,告诉了高程他参加了县里组织的事业单位招考,而且已经过了笔试,报考的是县水利局。通过刚才无意中进行的一番谈话他才知道了单位竟然还分为事业和行政两种,而水利局就是事业单位。在前期报考的时候他还真没注意到“事业”这两个字呢,他脑子里对其一点理解都没有,而只依稀地认为那是端公家饭碗的,他要是侥幸考上了,从此以后就能扬眉吐气地吃公家饭了。再往前四年,他曾经天真地以为考上大学就成了传说中高贵而神圣的“非农业”了,就是吃公家饭的人了。尽管他一直都是花自己的钱吃自己的饭,或者说是花家里的钱吃家里的饭,但是这种朦胧的模糊的诱人的前景还是深深地鼓舞着他,使他像极了趴在玻璃窗户上的苍蝇,虽然觉得前途一片光明,但实际上眼前根本就没有什么出路。

高程像模像样地扶了扶他的仿金丝边眼镜,兄长般慈厚而又温和地鼓励了桂卿一番,说依他的能力和水平考个县水利局这样的小单位肯定不成问题,就是比这更好的单位也未必就考不上。于是,努力地想象着这些美好的憧憬,桂卿陪别人等心上人的焦躁似乎又减轻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