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晓从圆梦咖啡店出来后已是傍晚,她骑车去超市买了些肉菜,然后回了家,严格的说是她和叔叔婶婶的家。
她是孤儿,父母在她五岁那年双双出车祸身亡。肇事司机是个有钱人,为免牢狱之灾,赔了一大笔钱后将此事私了了。
后来叔叔婶婶将她接了过去,并用那笔赔偿金买了一套三室两厅的房子,房主写得是苏云晓和婶婶赵芳的名字。
这也说明了赵芳在家里的强势。
叔叔苏明远老实木讷,赵芳则专横跋扈,家里大事小事都由她说了算。
两人还有个女儿,名叫苏瑶,比苏云晓小三岁。
赵芳因为得了实惠,前几年对云晓还不错,但时间长了便有些嫌弃。
尤其是见云晓越长越漂亮,而且学习成绩又好,处处压自己女儿一筹,心里便产生了些许的不平衡。
她开始还有所顾忌,不痛快时也只是拉着脸不说话,或者私下里对着苏明远发几句牢骚,抱怨侄女终究是外人,长大了肯定是白眼狼之类的话。
但慢慢的便不再有避讳,经常当着云晓的面指桑骂槐,令云晓很是难堪。
苏瑶在母亲的影响下,也开始针对这位堂姐,事事都要骑到她头上,比如房间要住的比她大,衣服要穿的比她好,家务活全推给她做,把她当丫鬟一般使唤来使唤去。
云晓念及他们这十几年的养育之恩,把所有的委屈都忍了,只盼着大学毕业后搬出去独立生活。
如今有了创业打算,又有了十万启动资金,这种念头便更加强烈。
她打算今天晚上便向叔叔一家摊牌。
从现在开始,她要为自己活,不受制于任何人。
她回到家时,叔叔婶婶还没下班,苏瑶在房间里打游戏。
她直接去了厨房,等苏明远夫妇回到家时,一桌丰盛的晚餐已经摆上了桌。
赵芳对着苏瑶的房间喊了三次,苏瑶才懒洋洋的从卧房出来。
她看了一眼餐桌上的美食,又看向面带微笑的云晓,好奇道:“你看起来心情不错,是有什么高兴的事吗?”
云晓没有直接回答她,而是道:“我有事和叔叔婶婶商量。”
苏瑶听了眯起眼:“难道那个肖瑞向你求婚了?”
云晓淡淡道:“我们分手了。”
“分手?”赵芳听闻突然放下碗,像看怪物般看着她,“你倒贴他这么多年,这鸭子好不容易煮熟了,你竟然让她飞了?”
云晓低下头道:“我们不合适。”
苏瑶撇撇嘴,幸灾乐祸道:“云晓,别装了,你是被他甩了吧?他研究生毕业,看不上你了,我猜的对不对?哼,我早就料到会有这一天。”
苏明远见母女两人嘴上不饶人,有些心疼侄女,忙岔开话题道:“晓晓,你想和我们商量什么事?”
云晓道:“我想把我父母留下的那间门面房收回来,开间美食店。”
她父母去世之前靠开粥铺为生,生意极好,远近闻名。
那间门面房便是用开粥铺赚的钱买下的,只可惜两人走得早,不然还能赚更多的钱。
这也是她为何会想到先从卖粥开始的原因。
她父母去世后,苏明远夫妇接手了粥铺的生意。
但因为粥的质量不过关,渐渐顾客越来越少,最后入不敷出,只能关门,将店铺出租。
租金自然都进了赵芳的腰包。
云晓今天的目的就是要将那间门面房从这位婶婶手里收回来。
赵芳自然不愿意,她斜了云晓一眼道:“你是在异想天开吧?你也不看看有多少饭店倒闭?再说了,开饭店要装修,要掏水电费,要付厨师服务员的工资,还得置办炊具等,你有那么多钱吗?如果欠一屁股债,我们可接济不了你。”
她接管过粥铺,知道其中的艰辛。钱砸进去容易,收回来却很难。
关键是若云晓收回了门面房,她就再也拿不到租金了。平白无故少了一块肥肉,她怎么能甘心?
云晓道:“钱的事不用婶婶操心,我自己想办法。”
苏明远也劝道:“晓晓,你婶婶说得没错,现在行情不好,饭店很难做,你可要想好了。”
云晓坚定道:“叔叔,我想好了。”
赵芳见她固执己见,生气的把筷子摔到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