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捎个信(2 / 2)

张玉娘寻思着家里还有些李百户送来的桔子,她拿竹篮子装了点,准备带去给张吴氏烤了吃。

是个民间偏方,说是能治咳嗽。

难得今日不曾下雪,母女俩个穿了木屐,将自己包得紧紧的,这才去了河边村。

两人是去的张水牛家,院门是敞开的。

木梨跨过院门坎,冲里头喊:“秋秋。”

张秋花在西厢房里绣花,听到木梨的声音,忙从里头跑出来。

严金菊从屋里走了出来。

招手示意两人去上房堂屋里说话。

两人一进屋,发现张吴氏抱着熟睡的小九斤会在火盆子旁,另一侧的椅子上,搁了一撂半干的尿片子,她正在那里烤着尿片子。

严金菊招呼两人坐下,张秋花又给端了茶来。

她冲两人呶了呶嘴,示意两人看向张吴氏的脸色。

张玉娘见了,问道:“娘,您怎地带着小九斤来二哥家了要?大嫂呢,这会子正是农闲,咋带小九斤,成了你一个人的活计。”

张吴氏大抵心里憋了一大把邪火,闻言怒骂道:“呸,那个懒得酱油瓶倒了都不舍得扶的,你不晓得她自个儿的房里有多乱多邋遢,好好的一闺女,我怕她再给教歪了,哎哟,我那可怜的春花,也是个良心被狗吃了的,说不要娘家就不要娘家了,早晚会死在外头没人收尸。”

张玉娘拿起椅子旁的尿睡子,帮忙烘烤。

“小九斤到是不闹腾,这样的娃儿长大了会很乖巧,老人们总说,这样的娃儿是来报恩的,娘这般疼她,以后她懂事了,自然会好好孝敬娘的。”

张吴氏年纪大了,带小九斤其实有点吃力的,但她不放心罗裙儿,怕把小九斤带坏了,张春花已经是等于没这个人了,她不愿小九斤将来又走她姐那条路的。

“我老张家也不知造了什么孽,一个两个都这么不省心。”

木梨撇小嘴,张吴氏是不作不死,要不是她太过重男轻女,家里能过得一地鸡毛吗?

“娘,这话咋说呢,还有,你咋带着小九斤来二嫂家了?”

“老宅那边啊,你大哥跟你大嫂隔三差五的,为了一点小事就打打闹闹,我待不住,你三哥又成日只晓得喝醉,然后在屋里发酒疯。”

张玉娘看向严金菊,忽然明白她为何捎信让自己来了。

“三哥还在家?他咋没去接三嫂,还有,小狗呢?”

提起张铁牛,张吴氏窝了一肚子火,答道:“你三哥,我劝了他不晓得多少回了,让他去那边待几日,接了你三嫂回来,可他死活不肯去,还说什么谢莲香晓得出去,就不晓得自个儿走回来?这不,今日吃了酒又在发酒疯,小狗本来在那里念书念得好好的,他酒疯劲儿一上来,跑过去就给了孩子一巴掌,打得他鼻子都流血了呢。”

张小狗很听话,也很乖。

被打的包着一泡眼泪,不敢吱声,还是张老爷子发现了,气得他拿了扁担追着张铁牛满院子跑,说是要打死他这个砍脑壳的。

张老爷子又喊了张吴氏带张小狗进屋里。

孩子被吓懵了,躲在房里死活不肯出来,午饭还是张吴氏给送进去的。

她要带了张小狗来这边,张小狗躲在房间门后,死活都不肯出来。

张玉娘听得很堵心,心里对张铁牛更加埋怨了。

“他那脑子是咋想的?孩子才多大点,虚岁不过才六岁,也才将将四岁不到,他咋不煽自个儿一大巴掌,看看疼不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