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不是一般人(2 / 2)

他到是晓得,很多人家娶媳妇,彩礼给得越多,女方的陪嫁也是只多不少,除了给的彩礼折成了陪嫁,女方家里还要垫不少钱的,当然,也有那贪婪爱财,又加上重男轻女的,总要把彩礼扣下,不让女方带去男方家的,只不过,这是少数。

杨李氏舍不得:“还想多给?咱老杨家从祖上往上再数十八代,那都是干干净净,清清白白做人的,来贵啊,要不是你非瞧中了那小丫头,娘都不会同意你娶个这样出身的进咱杨家的门。”

“哎哟,娘,我觉得我真的快要死了,都快喘不过气来了,你还是快点圆了我的心愿吧,没准儿,我心情一好,这病就去了不少,很快就能好起来的。”

杨李氏想了想,道:“要不,就用那五两银子吧,拿二两银子做彩礼和成亲用的开销,剩下的三两,娘再找你爹拿点,凑一凑买个地宅,再盖一个大院子,就在咱老宅子边上。”

杨来贵闻言大喜:“娘,您真好,晓得我不爱跟大哥、大嫂挤一块儿住,娘,您放心,到时您想住哪边都行,抬抬脚的事。”

杨李氏哄得他开心了,心里却发了愁。

晚上她和杨老木匠提了提木久承的态度,又小声数落了一番木久承。

杨老木匠劝她对木永为好点。

“金婵那里我总觉得有点悬,木家这边还是要稳住,她每年总要捎点钱回来,看在那笔钱的份上,你也该对永为好点,我瞧他如今十天半个月一新裳的,你也别太抠,扯点好料子,给他做两身学子服也是好的。”

杨李氏立马不同意了:“我先前才答应了来贵,乡绅家赔的那五两银子,分二两出来用做彩礼和成亲的开销,以后,两儿子还是要分家的,我就琢磨着,不如将那三两拿出来买个宅地,再给盖个新院子,挨着这个老院子,将院墙打通,虽是两个院子,可还是住一块儿,也算不得分家。”

“你怎想到再盖个新院子了?”杨老木匠很惊讶。

杨李氏不敢说自己有私心,只答:“木家如今的条件,瞧着也挺殷实的了,好歹咱家也要做得更好才像话。”

杨老木匠这才松了口,道:“你怕还不晓得,我听人说,久承这个后讨的婆娘,手里如今攥了不少良田呢,说是她靠做女红挣的钱添的嫁妆田。”

“怎么可能,我一万个不信,你若说她藏了私房,眼见家里日子好过了,不用她贴补了,这才悄悄拿出来的,这话,我才会信,什么靠女红赚钱,哄鬼吧,真那么赚,这十里八乡谁还不会几手,那不大家都发财了。”

杨老木匠气闷,道:“说了你不懂,你还偏不信,人家绣的是啥玩意儿,这些村婆子绣的又是个什么东西,能比吗?哦,我出门做木工,那也有比我打家具打得好的,当然,更多的是比我打得差的,你不懂就别说些叫人笑话的话。”

杨李氏气短,小声问:“真有那么赚?”

“我哄你干啥,咱家小儿子就是有眼光,真要说了那小丫头,少不得要给些陪嫁田的,那个勾栏院里出来的,就这么一个亲生的,能少给吗?”

“老头子,还是你算的精。”杨李氏心里高兴不少了,觉得二两银子做彩礼也是划算的,怎么算,她家都是大赚。

杨老木匠又道:“另外,你所说的久承的态度,他相比前几年的确变了不少,他是秀才,咱们不能跟他越发疏远,还是要多亲近,你也别动不动就当着他的面跟那张玉娘绊嘴,晓得吧。”

杨李氏将他的话记在心里。

自此之后,杨李氏跑木家跑得越发勤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