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仓兴奋得满脸通红,像发着高烧。他上午就把烟和酒买了回来,这会儿忙着发烟,大声地招呼亲朋好友各位新老村领导喝茶抽烟,放开吃放开喝。这个沉默了的近二十年的汉子第一次捡回了尊严。
小军和小爱也一改说话做事畏畏缩缩的样子,声音洪亮两眼放光,手和嘴不停脚不挨地地招呼着邻居们,满头大汗,原来他们的交际能力一点儿也不差。
小爱幸福的带着水音的话时不时传出大院:“我们也没有想到这妮子能考上大学,你们也好好供孩子们读书,将来也去上大学,吃公家饭!”
新老队长一起表态:“咱村要好好奖励考上大学的学生!小军,孩子需要啥有啥困难你尽管开口,孩子的事是大事!咱村考出去的人多了,以后咱村办啥事就方便了,这是长远发展的好事!必须支持!”
一批又一批的村民涌进来贺喜,邻居们送来了为梅梅准备的礼物,小爱两口子一遍遍重复着感激的话,心头的伤一点一点地愈合了。
这些年,因为他家没有男孩子总被一些村民看不起,尖酸一点的说的那些刻薄的话在两口子心上留下了一道又一道伤疤,没文化的他们也不知道该咋办,只想着等女儿长大了招个上门女婿来给他们养老送终,没想到女儿能让他们翻了身。
梅梅第一次成为全村人关注的焦点,她不知所措地应对着各种提问和祝贺,羞怯的看着乡亲们热情的面孔,有的面孔曾经对她是冷眼相待的。
她发现,她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彻底改变了她全家人的命运。而这改变对村子里曾经无情挖苦和打击小爱的村民来说,是嫉妒和伤害。
小村里出了大学生,这对在校的孩子们是一个很大的鼓舞,也刺激着家长们关注起学生娃来,以前只顾着务弄果园赚钱,不再把孩子丢在学校不管。
汉子们和媳妇们在空闲时间坐在一起议论起这些学生娃的时候,发现还有个可能考上大学的孩子——金贵那读高一的女儿玉兰。
玉兰有个姐姐叫玉丽,已经缀学回家帮父母干农活,读书的时候成绩中下,可是奇怪,这个二女儿像变了种一样,成绩从小学到现在一直是全年级遥遥领先,而且长相很不一般,像年画上的电影明星丛珊,眼睛比丛珊还大点。
漂亮也好,成绩优异也好,都改变不了“绝户头”的现状,不过在梅梅考上大学之后,这个家因为这个孩子变得让人不敢小看了。
崇文时常鼓励金贵两口子:“金贵,好好供孩子读书,将来去大城市!再也不用从土里刨食儿了!”
两口子眉开眼笑,心里甜滋滋的,嘴上却说:“谁知道孩子能不能考上啊,考不上的话还不是得回来务弄果树。”
“嗐,你们这两口子,眼光放长远一点儿,读书是正道,好好供吧!有啥困难来找我。”
老队长的话两口子听着高兴,不过谁也不会当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