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升得老高了,还不见大贵出去干活。李叔叔去敲门,发现门只是虚掩着。他推门进去,屋里并没有人。
奇怪。
转身他看到桌子上有张纸条。“爹,我去外地干活了,勿念。”李叔叔愣了一阵子,随后叹口气走了出去。儿大不由爹娘啊!由他去吧,早晚他得回来。
有半年时间,大贵都没有回来过,也没有给家写过信。谢伯伯叮咛村民们,给外地的亲戚们写信的时候顺便打听一下大贵的消息。
转眼好几年过去了,大贵和春喜杳无音信,也不知道儿子在哪里,这几年过得怎么样。谢伯伯也尽力了,乡亲们也都帮忙问了,这孩子没有去投靠新朋好友。
谢伯伯安慰着老友:“孩子早晚会回来的,现在不联系你们是怕你骂他,放心吧,他有手艺,饿不着。许是回了河南老家了。再耐心等几年,到时候大贵带着孙子孙女一起回来看你了,呵呵。”
谢伯伯边想老朋友家的事边往家走,迎面有人叫他。
他已经习惯了,社员们有什么事都会随时来找他,他是小村的领导,是心理咨询师,是导师,是朋友,是兄长,是父亲,是领头羊……他是全能的。
“哦,柱子,有事儿啊,走,家去。”他看了一眼小伙子凝重的表情,知道他又遇到了麻烦。
听完小伙子的事,谢伯伯心情也沉重了。
三年前,在外做木工活的柱子和本村女孩慧慧经人介绍认识。自从订了婚,柱子就像变了个人,忽然容光焕发起来,人也好像变聪明了,老实还是老实,可是看起来不再愚钝,小眼睛亮起来了,厚嘴唇灵活起来了,黑长大脸会笑了,还泛起一层着光。
慧慧也很喜欢有手艺的柱子,个子虽然不算很高,但很壮实,黝黑的皮肤有一种健康美,憨厚纯净的笑容给了她最需要的安全感,是她喜欢的样子。
慧慧呢,长着一张笑脸,开不开心脸上都带着点笑,像一团棉花,让人看着心里很舒服。两个人相似的地方很多,都很腼腆,都有点内向,勤劳能吃苦。
婚后慧慧家里家外都操持得妥妥当当,把公公婆婆也伺候得很舒心,一家老少很温馨幸福。
两个人过了大半年幸福的日子。柱子没有再出去做木工活,他不愿意离开温柔贤慧的媳妇。没有一起下地干活的时候,他就在家守着媳妇。
慧慧扫地他就拿着小簸箕等着收垃圾;慧慧织毛衣他就帮她拿着毛线球,慧慧做饭他就帮她拉风箱烧火。柱子象慧慧的影子,有慧慧的地方一定有他。地里活虽然慧慧也去,但他不让媳妇干活,让她坐在树底下织毛衣或者纳鞋底。
这小两口的幸福日子甜得淌着蜜,全村老少没有不羡慕的。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婆婆的脸色越来越不好看。
快一年了慧慧还没有怀孕,看来是只不会下蛋的母鸡,婆婆开始指桑骂槐:“天天吃食又不下蛋,要你有啥用!还不如杀着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