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冰封的乌拉尔山欧亚战场上,帝国军和俄军不断展开血战。新任的俄军东线总指挥官尤登尼奇中将也是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大公提拔起的新秀将领。已经阵亡的前任普利瓦尔斯基中将勇猛有余、智慧不足,比起这位前任,尤登尼奇中将可谓智勇双全。走马上任后,他全盘摈弃了进行反击的计划,而是一心一意地指挥部队构建全面的防御战线,同时源源不断地从后方调拨预备部队填补前线漏洞。在尤登尼奇中将的苦心经营下,东线战场上的二十余万俄军以叶卡捷琳堡和车里雅宾斯克为核心,顺着延绵起伏的乌拉尔山脉建立起了铜墙铁壁般的防线,各个部队全面转入防御状态,整个防御工事部署得可谓是井井有条、错落有序,而且设计巧妙、互相配合。面对帝国军排山倒海般的攻击,俄军防线虽然被冲击得支离破碎,但始终没有分崩离析。几十万帝国军被迫和俄军陷入僵持对峙中。
尤登尼奇中将的计划核心就是一个“拖”字。他知道自己手中的力量根本无法进行反击,将战事在防御中慢慢拖延下去才是可行的办法。中国军队虽然攻取了俄罗斯大片土地,看似进展神速、势不可挡,但也存在大量的不稳定因素:后勤运输线拖得太长,弹药物资供应紧张,占领区内抵抗势力此起彼伏等等。最重要的是,尤登尼奇中将在不慌不忙地等着寒冬的来临。西伯利亚的冬天非常可怕,寒冷而漫长,在1月时最低温度可以达到零下五十多度。只要熬到那时候来临,任凭中国军队准备得如何充分,裹足不前的战事以及令人难以忍受的寒冷都会让中国军队的士气磨损殆尽,而与此同时,赢得了宝贵的喘息时间,俄军更多预备役部队会赶来,使得乌拉尔山防线更加万无一失,甚至可以在英法盟军协助下全面转入反攻。
尽管沙皇尼古拉二世多次要求尤登尼奇中将进行反击,但尤登尼奇中将对这个毫无军事头脑的皇帝所下达的荒诞命令基本置若罔闻或阳奉阴违。实际上,尤登尼奇中将的对策在战场上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同时也让那个刚愎自用的皇帝十分恼怒。尤登尼奇中将之所以有胆气拒绝执行皇帝的命令,一方面是因为他不愿意驱赶部下进行注定失败的战役,另一方面是他也对帝国忠心耿耿,不愿意看到东线战场崩溃导致帝国陷入危亡,第三点则是他的老上级尼古拉耶维奇大公现在是俄军陆海军总司令。老长官的鼎力支持以及老长官在皇帝面前反复说好话,才能保住尤登尼奇中将在皇帝的不信任和猜忌中继续担任此时的职务。
客观上讲,尤登尼奇中将此时的出境已经是如履薄冰。
帝国西线军一边继续和俄军陷入僵持,一边争分夺秒为新计划做着准备。新组建的南翼部队和北翼部队都由一个骑兵军、一个快速机动步兵军以及一个重炮兵团和一个工兵团组成,准备绕过正面战场,突袭向俄军的背后两翼,实行大迂回和大包抄。为了确保这两支奇兵的高速机动性和维持辎重补给,西线军的航空部队只保留必须的侦查航空器,其余的热气球和飞艇则都准备给战斗部队进行空运空投后勤物资;各军另外在占领区内刮地三尺地搜集物资,同时动员中亚三附属国以及内外新疆、西北、东北各地百姓,为全军将士和战马备足玉米面、高粱面、草料、秸秆、稻草、小麦杆等粮食储备。
南翼突击部队的任务是绕过乌拉尔山,在山脉以南的萨马拉渡过伏尔加河;北翼突击部队的任务是从乌拉尔山脉中部的凹陷处悄然翻越,绕到俄军主力的背部。如果这个计划成功,那必然会是一场漂亮的大歼灭战。不过,尤登尼奇中将也并非等闲之辈,帝国军“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计划肯定会有蛛丝马迹引起他的警觉。如何骗过俄军统帅,这让西线军指挥高层内部引起了不小的争议。众将领和参谋们七嘴八舌、各抒己见。第三军军长刘佳恒中将最后道:“既然这个尤登尼奇这么不好对付,那为什么不让尼古拉二世换个愚蠢的指挥官来呢?”
总司令华震东眼前一亮,若有所思道:“这个办法倒不错”
基本没费什么力气,帝国安全部立刻暗中操控潜伏在冬宫内的“沙皇神灯掌灯官”拉斯普京开始活动。这位“先知”最近混得还是很风生水起的,世界大战的进行过程基本都在他的“预测”中。尼古拉二世和皇后对他信任有加,绝大部分的国际大事都事先征询他的意见。接到帝国安全部的密令后,拉斯普京不敢懈怠,连忙亲自找到正在被战争愁得焦头烂额的尼古拉二世:“陛下!祝贺您,帝国即将转危为安。”
尼古拉二世本来心情十分恶劣,尤其奥斯曼帝国的参战后,俄罗斯的出境更加雪上加霜,四大强敌、三线战场,快要让俄罗斯崩溃了,但他听到这句话后立刻大喜过望:“为什么?”
拉斯普京庄肃地道:“我已经得到了上帝和众神的旨意,二十天之内,东线的中国军队就会全面溃败,西线的德奥联军也会在一个月内放弃进攻,因为英法联军就要攻入德国本土。”
尼古拉二世虽然没有怀疑他的话,但仍然有些疑惑:“这是真的吗?”
拉斯普京郑重其事地道:“是的。冬天已经降临,东线的中国军队正在陷入瑟瑟发抖的极度寒冷和厌恶战争的畏惧中。如果此时前线部队果断地出击,一定能够大获全胜。在梦里,我已经看到了这一幕。但是骑在战马上指挥战斗的并不是尤登尼奇将军。他太保守和软弱了,是无法承担引导胜利的重任的。敌人已经不堪一击,但他仍然犹豫不决。”
尼古拉二世深以为然地道:“我早就说过,这个尤登尼奇就像鸵鸟一样,胆小懦弱得只知道把脑袋藏在沙子里。我多次下令他主动出击、展开反攻,但他就是固执己见、不听命令,眼睁睁地看着战机白白错过而无动于衷!这样的胆小鬼,我早就该撤了他!”
拉斯普京用深邃的眼睛看着尼古拉二世,语气古怪地道:“是的,陛下,我看见骑在战马上指挥着我们的无敌军队展开反击的是年轻而勇敢的米哈伊尔二世公爵阁下。通过这场胜利,他不但挽救了俄罗斯帝国,也让他正式跻身世界名将的行列。是他,将罗曼诺夫家族的辉煌和荣耀都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尼古拉二世惊讶道:“米哈伊尔?”
拉斯普京点点头:“是的,是他。”
尼古拉二世愈发迷惑了。因为拉斯普京口中的“米哈伊尔二世公爵”就是尼古拉二世本人唯一的弟弟。尼古拉二世的父亲共生下六个子女,尼古拉是长子,二弟和三弟都已经夭折,两个妹妹都已经嫁人,米哈伊尔二世公爵排行老五,今年三十三岁。这个年轻人既然是沙皇唯一的弟弟,在国内自然是嚣张跋扈、肆意妄为,个人生活也是放浪形骸、倜傥不羁。吃喝嫖赌样样精通,寻欢作乐件件拿手,显赫的身份让他在圣彼得堡的上流社会里很是如鱼得水。说实话,尼古拉二世从来没有觉得自己这个只会玩女人的弟弟有什么军事天赋,他也没上过任何军校,除了他大言不惭的自我吹嘘以外,他根本就是一滩扶不上墙的烂泥。
尽管半信半疑,但尼古拉二世还是不敢违背“上帝和众神的旨意”,说不定自己这个“深藏不露”的弟弟真能够扭转乾坤呢。不过在临阵换将之前,尼古拉二世还是再次下达了命令,要求前线的尤登尼奇中将停止继续“被动挨打”,转而全面投入反击。其实,这也是最后给尤登尼奇中将一个“改正错误”的机会。
尤登尼奇中将的回复很推心置腹:尊敬的陛下,中国军队虽然遭到了一系列挫折,但他们的军队仍然拥有强大的战斗力,我们必须要继续等待时机,积攒力量,在西伯利亚寒流彻底席卷战场的时候进行全面的反击,那样我们才有胜算。如果现在就进行反击,请恕我直言,我们只会得到失败的结果。四个敌人在围攻我们,我们的有生力量是很宝贵的,不能再浪费。
尼古拉二世怒气冲冲:“这个尤登尼奇简直没有把我放在眼里。通知他,他立刻回到莫斯科休息一段时间了,新的职务在等着他。”
急匆匆赶来的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大公气愤地质问道:“陛下,为什么要解除尤登尼奇的职务?他是个出色的将军,拥有洞若观火的战争目光和坚韧不屈的意志,是帝国的脊梁。”
尼古拉二世冷冷地道:“尊敬的叔父,您手下的将军们实在太过于保守和软弱,敌人明明已经成为强弩之末,可他还躲在地下的指挥所里不敢下达反击的命令。尤登尼奇太胆小了。”
尼古拉大公据理力争道:“陛下,实际上尤登尼奇做的很对。目前在东线战场上,仍然是敌强我弱的局势。我们不能冒险,必须要拖延下去,等待寒流来临以及时机好转。尤登尼奇也并不是保守和软弱,他一直在为反击做着准备。中德奥土四国联合进攻我们,我们力量有限,英法盟友的援助暂时也并没有对我们起到太明显的作用。我们不能贸然反击,必须要”
“必须要什么?继续挨打?”尼古拉二世怒不可遏地道,“远东滨海地区、东西伯利亚、中西伯利亚、中亚这么多土地已经被中国人霸占了,这个尤登尼奇不但没有反击,还彻底抛弃了西西伯利亚!上百年来我们苦心经营向东亚和中亚扩张的成果全部付诸东流!堂堂的俄罗斯帝国几乎丧失了全部的亚洲领土!曾经横跨两大洲、疆域覆盖亚欧大陆整整一半土地的俄罗斯大帝国,如今却成了蜷缩在欧洲北部的蕞尔小邦!难道叔父你就愿意忍受这个空前的耻辱吗?”
尼古拉大公急道:“陛下,我们并没有放弃亚洲领土,我们肯定要收回来,但不是现在!我们暂时不能鲁莽行动,忍受和拖延,是我们唯一能反败为胜的渠道。”
尼古拉二世冷冰冰地看着尼古拉大公:“叔父,您也变得保守而软弱了。另外,提醒你,我才是沙皇。”
尼古拉大公望着尼古拉二世,艰难地问道:“那么,陛下您决定让谁去接替尤登尼奇?”
尼古拉二世回答道:“米哈伊尔公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