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廷要把胶东半岛割让给日本人,这如何对得起三千万齐鲁父老!”书房里,武训气愤不已,“清廷这是自绝于祖宗!要不是汉军浴血奋战,打垮了日本人,胶东半岛现在就是日本国土了!胶东父老也都成亡国奴了!现在,汉军打垮了日军,日本人不得不增兵,清廷居然还调遣舰队去帮助日本人运兵,这、这、这…还有天理吗?清廷这么鞍前马后地帮日本,难道就一点也不痛惜胶东吗?清廷究竟还有没有把齐鲁百姓当成大清子民?朝廷引狼入室,使得山东险些被割让,汉军浴血奋战,赶走了豺狼,保住了山东,而朝廷却再次引狼入室。莫非山东和朝廷有仇不成?朝廷千方百计非要把胶东割让出去才舒坦?山东现在还是大清国土,却要靠汉军来保护,而朝廷却三番两次割让胶东,岂有此理!”
张曜不动声色地看着他:“蒙正,你说的对。眼下我山东父老已经别无选择,忠于大清,却要被大清拱手割让出去。唯今之计,只有——”(武训字蒙正)
“只有投顺大汉!大汉对外宁折不屈,山东成为大汉国土,管他西洋鬼子还是东洋鬼子,都不会再敢打山东的主意!”武训直言不讳,“忠于大清,却被割让出去!齐鲁父老早已经心寒齿冷了!这个朝廷,还有什么好拥护的?”
张曜微微一笑:“既然你都说出来了,我也正有此意。好,你现在立刻悄悄派人前往商丘,已经投效大汉的聂士成提督就在那里,同时再召集你书院里的学生,我亲自带头,去找周馥(现任山东巡抚)上书请愿,邀请大汉军进山东,带领我齐鲁父老抵抗日军。”
“好!就这么办!”武训兴奋地道。
张曜是前任山东巡抚,为官清廉、刚正不阿,口碑极好、德高望重,虽然眼下被贬在家,但在民间仍然拥有巨大的威望。而武训在山东也同样拥有巨大的影响力。两人此时振臂一呼,自然应者云集,光是武训办的学堂里的学生就有近万人,张曜的门生故吏更加多不可数,再加上清廷确实已经不得人心,山东本来就民风彪悍,无数对清廷心灰意冷的普通民众、文人墨客、士绅贤达纷纷响应,一起前往济南巡抚官衙请愿,很快就将全城交通陷入瘫痪。整个济南万人空巷,愤怒的人群纷纷高喊:“不许日军进入山东!”
“山东归顺大汉!”
“山东人誓死不做亡国奴!”
惊天动地的口号声犹如滚雷般响彻云霄,很多奉命弹压游行人群的衙差、捕快、清军也同情示威人群,都犹豫不决,毕竟他们也都是山东人,再看到领头的人是前任山东巡抚张曜,衙役们更加不敢放肆。人群喊道:“衙差弟兄们!你们还是山东人吗?朝廷要把我们山东割让给日本人,要不是大汉军打败了九国联军,我们都要做亡国奴了!别给朝廷卖命了,和我们投顺大汉吧!”
大批良心未泯或受到共鸣的官府衙差和清军官兵也加入了游行人群中。愤怒的地方民众大肆破坏山东境内的铁路,拖延和迟滞日军的行军速度。山东巡抚周馥彻底慌了手脚,他亲自出面,试图说服张曜不要“闹事”,但被张曜引经据典的一通雄辩臭骂给抨击得哑口无言、抱头鼠窜。知道众怒难犯的周馥迫于无奈,只得求助于清廷中央。获悉“齐鲁浇漓、刁民作乱、背反朝廷、私通汉匪”后,直隶总督裕禄立刻命令冀州镇总兵王孝祺和邯郸镇总兵章高元率领八千北洋新军入山东,剿灭暴民逆贼,固守齐鲁防务,同时再协助登陆日军增援中原。
王孝祺和章高元都曾在夔门大战中和汉军交手过,被汉军打得鼻青脸肿,因此心里都对汉军畏惧三分。但军令如山,两人只能带着部队横渡黄河,进入济南“剿灭暴民逆贼”。与此同时,坐镇商丘的汉军第13军军长聂士成得知山东百姓的民心已经尽向大汉,顿时大喜过望。此时他手里没有什么部队,董福祥、冯国璋、段祺瑞分别率领第13军的三个师增援徐州和许昌,聂士成手里只有军部直属的一个团和临时招募的几千新兵。但聂士成知道这是大汉夺取山东的天赐良机,如果不赶快动手,进入山东境内的日军越来越多,事情就节外生枝了。正所谓机不可失失不再来,火急火燎的聂士成来不及向汉王请示,直接带着部队向北急行军,一路风餐露宿、披星戴月,于五月二十五日抵达兰封(今兰考),随后全团五千汉军直接乘坐渔船和渡船,顺着黄河一路向东。二十九日,全团汉军在济南以南的长清地区登陆,直接马不停蹄地朝着济南进发。一路上,看到汉军的铁血飞龙旗,沿途山东百姓无不欢声雷动、夹道欢迎。
在济南郊外,聂士成和王孝祺、章高元率领的北洋新军狭路相逢。客观上讲,如果真的动起手来,汉军不是清军的对手,汉军精锐部队都在和日军展开决战,聂士成的这个团虽然有五千余众,但大多都是新兵,而且没有携带太多的武器弹药,而王孝祺和章高元率领的北洋新军却是人强马壮、兵精粮足。但王孝祺和章高元再次看到汉军后,心里都一阵发虚,再看到对方领军的是聂士成,更加毫无战意。聂士成和王孝祺、章高元并称为“淮军后起三名将”,三人的私人关系也很好。眼下兵戎相见,确实让王孝祺和章高元感到尴尬难堪。
聂士成厉声喊道:“德胜兄!鼎臣兄!你们率军进入山东,难道就是为了帮助朝廷把胶东割让给日本人吗?你们这样做,又对得起谁?你们就不怕被山东老百姓的唾沫星子给淹死么?山东百姓的民心已在我大汉这边!为何你们还如此执迷不悟?莫非你们想遗臭万年不成?”(王孝祺字德胜,章高元字鼎臣)
王孝祺和章高元都面红耳赤、哑口无言,内心陷入激烈的思想斗争。
聂士成又喊道:“德胜兄!鼎臣兄!你们要是还记得自己还是中国人,那就随我们大汉军一起抵御外辱!去打日本鬼子!德胜兄,你的老长官冯子材老将军已经投顺大汉了!鼎臣兄,你的老长官刘铭传老将军和王文韶总督大人也都已经投顺大汉了!我也投顺大汉了,你们还在等什么?孟子曰‘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的道理你们难道不懂吗?”
王孝祺和章高元互相对视一眼,齐齐叹口气,回答道:“功亭兄!我们本来就不想干这种背负骂名的事情。我们归顺大汉了!”
聂士成大喜:“德胜兄!鼎臣兄!好样的!我们一起去杀日本鬼子!”
原本进入山东“镇压暴民逆贼”的八千北洋新军一起随着王孝祺和章高元的弃暗投明而成了大汉军,易帜的北洋新军和聂士成部合兵一处,雄赳赳气昂昂地开进了济南。望着一面面铁血飞龙旗开进城,顷刻间整个济南欢声如雷。被这幕戏剧性变化给惊得目瞪口呆的山东巡抚周馥叹息一声,也宣布归顺大汉。当初夔门血战的时候,周馥曾作为淮军说客接触汉军,自然很了解汉军,此时归降,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汉军几乎不费一枪一弹,山东也成了大汉国土。黄河以南,只剩下江苏省还没有成为汉王国领土(此时的上海市仍然属江苏省管辖)。
由于日军第七师团已经在胶州湾青岛地区登陆,聂士成和王孝祺、章高元立刻率领部队抵御日军,同时在周馥、张曜、武训的号召下,大批的山东青壮年为了保家卫国而纷纷参军,当初由丁宝桢创办的山东机器局也全力开动,给前线汉军生产弹药军械。王孝祺和章高元带来的北洋新军虽然没有多少重武器,但枪械都是连发步枪,火力强大,战斗力较强。而日军第七师团由于刚组建不久,而且装备低劣,虽然人数占上风,但却只能和汉军拼得势均力敌。加上山东百姓同仇敌忾的精神空前高涨,全省百姓无不大力支援汉军。胶东半岛上,汉军和日军在开辟的第四个战场上展开殊死搏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