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节 胜利曙光(1 / 2)

武汉战局的发展趋势对于日军来说已经无法挽救。第二军司令官野津中将和两个师团长及多个旅团长、联队长等高级将领的毙命,使得日军群“龙”无首、乱作一团。在长江上的清军海军舰队投效大汉,更加让日军的局面雪上加霜。一排排巨大的舰炮和汉军的炮群一起猛烈轰击日军,炸得日军狼奔豕突、抱头鼠窜。勉强稳住部队的日军几个旅团长、联队长之间又发生了激烈的冲突,有的认为应该继续浴血奋战,完成攻占武汉的任务并为野津中将等阵亡皇军报仇雪恨,有的则认为战机已丧,再拖延下去根本没有取胜的希望,必须要迅速撤退以保存实力。各执一词的日军高级军官互相争吵得不可开交。等级森严的日军一贯崇尚对上级绝对服从的制度,如今最高指挥官的毙命,自然让日军陷入了空前的混乱。内讧争吵中,日军最后的生机也随着时间的拖延而丧失了。

中午时分,从南昌增援而来的汉军第四军第四师在师长侯宝斋、副师长风秋雨(新晋升)率领一万五千精锐赶到了武汉,随后,第五军第十六师师长曲吉东也率领第十六师和暂编一个师抵达战场。三个师共四万汉军的生力军给原本摇摇欲坠的武汉战局注入了新的血液。望着满目疮痍的汉阳镇和汉口镇以及横卧战场的汉军第22师官兵的遗体,风秋雨和曲吉东等汉军官兵们无不怒火中烧、义愤填膺,再获悉汉军副总司令兼大汉王国国防部部长孟翔阵亡的消息后,官兵们犹如晴天霹雳般都震惊了,巨大的震撼随即化为了烈火般的愤怒。

“弟兄们!为副总司令报仇啊!”风秋雨虎目含泪地大吼着。

千疮百孔的战场上再次响起了汉军气贯长虹的怒吼声。猎猎招展的铁血飞龙旗下,第五军援军由东向西对日军猛烈发动了进攻,第四师则在清军舰队的协助下,横渡长江,也投入了全面的反击中。漫山遍野的汉军在巨大的愤怒中犹如势不可挡的雪崩山洪般排山倒海地覆压向日军,筋疲力尽、伤亡惨重且丧失指挥的日军第二师团和第六师团在汉军狂澜怒涛般的反击中彻底陷入了兵败如山倒的地步。尸山血海的汉阳镇和汉口镇废墟上,汉语的喊杀声犹如山呼海啸般惊天动地,无数的刀锋闪耀着令日军魂飞魄散的寒光,无数的眼睛喷射着令日军亡魂丧胆的怒火。无数的汉军汇聚成一道气吞山河的黑红色狂潮,漫山遍野滚滚席卷而去,疯狂地吞噬着混乱中的日军。一股又一股日军来不及逃跑,绝望的惨叫哀嚎声中,被汉军狂潮吞没的日军顷刻间化为了遍地交相枕藉的碎肉尸块。

“撤退する!撤退する!(日语:撤退)”战场上,肝胆俱裂的日语嚎叫声此起彼伏地响成一片。此时此刻,再顽固的日军军官也知道,日军已经败定了。如果野津道贯中将和两个师团长不死,此时拥有可战斗兵员三万五千余的日军尚可在统一指挥下组建防线进行反扑,全身而退也不是不可能。但指挥系统的瘫痪,已经让日军无力招架。

汉军在武汉战场上反败为胜的同时,重新夺回了关中和汉中的汉军第三军、第13军(聂士成和董福祥部)在初步地巩固了对两地的控制权后,暂时不收复甘肃和青海,而是重出潼关,进攻河南。原先叛汉投清的尚宗瑞、凤山等汉军将领及其心腹党羽都被聂士成下令逮捕,并全部押送到成都,叛军和叛匪共有三千余人。在汉王刘斌的命令下,这些叛贼逆党全部押到成都城外的沱江边枪决处死并焚尸扬灰,以祭奠被尚宗瑞、凤山所残害的黄永光、何明阳、赵佳祎等汉军将领。

聂士成身为河南提督,而且麾下的北洋练防军俱是北洋新军精锐所在,因此在攻入河南境内后势如破竹、所向披靡。沿途城镇驻守的清军将领大多数都是聂士成的老部下或老朋友,看到德高望重的聂士成都投顺的了大汉,沿途清军守将无不闻风而降。有个别犹豫或顽抗者,聂士成都厉声喝道“连我都投降了,你们还犹豫什么?”因此汉军进入河南后如入无人之境。河南是中原核心、炎黄文明发源地,并且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粮食大省和人口大省。汉军每到一处都派遣宣传员大力宣扬汉军的新政策和参加汉军的优惠待遇,同时汉军军纪严明,与老百姓秋毫无犯、匕鬯不惊,不论官兵等级,只要违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都严厉处罚,再加上听说“连聂提督大人都投顺了大汉”,因此大批的河南青壮年纷纷踊跃参军,沿途百姓箪食壶浆欢迎汉军。进入河南境内的汉军第三军和第13军的兵员人数滚雪球般飞速扩大。

五月二日,汉军兵不血刃攻克“九朝古都”洛阳;五月七日,汉军轻而易举占领了郑州,随后汉军兵分两路,第13军马不停蹄向东,占领开封后朝安徽北部挺进;第3军向南挺进,并于五月十一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地攻克了许昌。长江以北、黄河以南的原清廷统治区内,无数的铁血飞龙旗迎风飘扬。

襄樊战场上,日本“征汉远征军”总司令官小松宫彰仁亲王大将获悉第二师团和第六师团在武汉一败涂地以及野津道贯中将和两个师团长一起丧命的消息后,震惊得足足半天没有回过神来,但随后,第二个噩耗接踵而至。接到汉军正在猛攻河南和皖北的报告后,小松宫大将几乎是惊恐得面如土色:“完了!皇军完了!”

总参谋长大山岩中将也同样面无人色:“河南和皖北一旦落入汉军手里,皇军六个师团全部都会在华中地区尽皆成为汉军的瓮中之鳖!我们会死无葬身之地的!”

小松宫大将拼命让自己冷静下来:“立刻,放弃进攻襄阳城!命令第二师团和第六师团,退守武胜关,阻止汉军从湖北向河南发动进攻,第一、第三、第四师团立刻退守南阳,和第二、第六师团一起夹击许昌!只要夺回了许昌,我们就还能全身而退!再命令第五师团,放弃进攻淮南和合肥,立刻退守徐州!我们的后路绝对不能被汉军包抄掉,一定要确保我们能从华中地区退到沿海地区并撤回国内。不然,我们真的要全部在异国他乡死无葬身之地了!”

第一军司令官三好重臣中将问道:“那…俄军那边怎么办?要不要通知他们?”

小松宫大将断然道:“不通知他们!把他们甩在我们后面,这样,汉军要追击我们就必须要和俄军交手。俄军本来就不是我们大日本的军队,就把他们当成挡箭牌和炮灰吧!快!”

武汉、襄樊、淮南等战场上,局势全部发生了峰回路转的大变化。后路即将被全部掐断的日军已经不顾上“征服大汉”的使命了,逃命成了当务之急,而越战越勇的汉军则对日俄清联军展开了全面反击。三大战场上,士气如虹的汉军迅猛还击,眼看大势已去,清军降者无数。由于日军溜之大吉,还在围攻襄阳城的俄军措手不及,立刻成了汉军的重点打击对象。在襄阳城内的汉军第二军出城反击和城外汉军第八军的前后夹击下,俄军斗志荡然无存,降者遍野。眼看自己已经陷入绝境,俄军总指挥德拉戈米罗夫中将于五月十五日不得不命令部队全部向汉军缴械投降。至此,侵华俄军的六个骑兵师和四个步兵师、共十万军队尽皆覆灭。

战局天翻地覆,持续三个月的血战让大汉王国上下和全体汉军官兵都已经看到了胜利的希望。在皖北战场上,日军第五师团忙着逃跑,便要求负责协同作战的清军主将、徐州镇总兵马金叙率部给日军断后。马金叙自然心如明镜,日军已经兵败如山倒,是要让自己的部队去做挡箭牌。同时,马金叙接到了汉军的秘密来信,写信的是大汉王国东山省省长,也是马金叙的老长官刘铭传,因为马金叙16岁时投奔刘铭传部队去镇压捻军。信中内容自然不是别的,刘铭传以老长官的身份劝诫马金叙如果还是一个中国人,还是一个汉人,就不要再给卖国求荣的满清朝廷卖命了,也不要再协助东洋日寇攻杀自己的汉人同胞,而应“顺应天道,归降大汉”。言辞恳切、力透纸背,看得马金叙感慨万千、心潮澎湃。

长吁短叹和思考再三后,马金叙下定决心,以密谈军务的名义命令部下的亳州镇总兵黄仕林、盛字营统领卫汝成(卫汝贵之弟)、宿州镇总兵赵怀业等几个副将前来中军大营开会。马金叙知道这几个人要么是尸位素餐、中饱私囊的无能之辈,要么就是冥顽不灵的清廷死忠分子,留之无用,只会节外生枝或泄密。因此马金叙事先埋伏了一队亲兵,将其全部在会议室内射杀灭口,清除了清军内部的不稳定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