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节 金属风暴(2)(1 / 2)

日军登上衢江西岸后的欢呼声顷刻间彻底地淹没在了鲜血和重机枪绽放开的死亡风暴中。两千多米的衢江西岸汉军的阵地上,顷刻间爆发起了重机枪群穿云破天般的尖啸声,同时旋风般狂飙起一道势不可挡的弧形白光,继而闪电般地横扫向近在咫尺的日军。五十多挺重机枪和速射机关炮一起爆发的烈焰和巨响简直是惊天动地,撕心裂肺般的扫射声中,子弹和炮弹宣泄的密度犹如瓢泼暴雨。浓烈的硫磺味和血腥气一起骤然腾起。冲在最前面的日军几乎全部被拦腰斩断,一排排断裂了的躯体喷涌着一股股血泉在跳着死亡之舞,被打成烂西瓜的头颅遍地乱滚,肉泥般的碎肉和破裂的内脏一起漫天樱花瓣般飞舞。操控重机枪的汉军机枪手们一边猛烈扫射,一边左右旋转地转动机枪的枪口,使得喷涌出的子弹呈现扇形地覆盖向日军,五十多挺重机枪和速射炮所喷射的弹雨密不透风,几乎笼罩了日军的整个登陆场。埋伏在战壕里的汉军步兵们也奋勇射击。汉军的每挺马克沁重机枪都在以每分钟600发子弹的极限喷射着烈火,登陆的日军每秒钟都要承受500多发以每秒800米高速呼啸而来的子弹。化为血海的登陆场上,日军群魔乱舞、鬼哭狼嚎,被子弹射中头部和身躯的日军犹如暴风中的树叶般滚滚倒地,脑袋被子弹旋转的强大威力给搅成了碎片,身躯被爆开脸盆大的血窟窿,被子弹击中胳膊或大腿的日军四分五裂、肢骸乱舞。由于岸边所有的建筑都被汉军给拆光了,日军根本无处可藏,犹如开进了绞肉机。数十道刺眼的弹痕犹如电焊的弧光般,在日军人群里来回交叉地反复地横扫,高度密集的日军在哀鸣和血雨中支离破碎、东倒西歪,飞火烈焰所到之处,成片成片的日军化为纷飞的血雾肉雨,站成一条线的日军在被同一梭子弹射中后四仰八叉、手脚乱舞地滚滚倒地,破碎的肢体在飞舞的血水中溅满地面。

冲上岸的日军面对这堵人类历史上几乎前所未有的死亡火墙毫无还手之力,人群一片又一片以急剧的速度滚滚倒下去并化为一滩滩稀烂的骨骸,遍地肉泥、血水横流,残缺不全的尸首交相枕藉、狼藉遍野。登陆场变成了巨大的屠宰场。汉军的机枪碉堡里,滚烫的弹壳犹如玉米粒般飞舞,机枪手疯狂地不断射击,弹药手不断地更换新的子弹链,副射手不断地将用以冷却的凉水泼到炙热发红的枪管上,被滚滚白色蒸汽所笼罩的机枪碉堡犹如蒸馒头的笼屉般,继续不断地喷射子弹飓风。操控速射机关炮的汉军射手更加把炮弹打得飞火流星般,37机关炮弹的威力大大超过127的重机枪子弹,被机关炮弹击中的日军直接化为一滩滩齑粉肉片。战壕里的汉军也操控着飞雷炮和手中的步枪给这场重机枪的狂欢盛宴助兴,暴风骤雨般的炸药包、子弹、无数的手榴弹劈头盖脑地飞向日军。汉军阵地以外五十米的地方犹如一堵密不透风的死亡之墙,靠近过来的日军像拍打在礁石上的浪花般被撞得粉碎。第一师团第一旅团,从番号就不难看出它是日军精锐中的精锐,每一个士兵都拥有顽强不屈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强硬的作战素质。但是人的肉体在这种金属风暴中只有被撕碎的结果。

率领部队进攻的第一旅团第1步兵联队联队长马场英命大佐和第15步兵联队联队长中岛正雄大佐都傻掉了。这根本不是战斗,而是大屠杀。精锐的日军士兵,在对方铺天盖地的火力网中毫无还手之力,只能白白送死。汉军士兵的喊杀声、手榴弹的爆炸声、犹如死神狞笑的重机枪扫射声、濒死日军痛不欲生的惨叫哀嚎声、子弹撕裂人体组织时的咔嚓声…一起汇成了震天撼地、惊魂动魄的巨大声浪。马场大佐和中村大佐几乎是目瞪口呆,他们眼睁睁地看着大片大片原本完整囫囵的自己部下的士兵顷刻间就化为了地上的一滩滩肉泥或者空中的一团团血雾,四分五裂的尸体和鲜血淋漓的残肢断臂犹如红色的木头般遍地横卧,天空中落下的碎肉就像下雨一样簌簌不断。

“撤…撤退!”马场大佐在喉咙里来回滚动着的两个字终于化为了凄厉而惊恐的呼喊。

“我们完了!我们完了…”中岛大佐脸上是一种又哭又笑的表情。

任凭日军的战斗意志再怎么顽强,此时的心理底线也彻底崩溃了。后续的日军无不被重机枪群的杀伤力惊骇得魂飞魄散、肝胆俱裂。几乎吓破了苦胆的日军以前所未有的狼狈场景蜂拥转身着逃跑,渡过江的第一批六千余日军在短短二十分钟内被汉军的重机枪群给射杀殆尽。重机枪的威力第一次在实战中酣畅淋漓地发挥到了极致。

“奉天杀贼!冲啊!”暴雷般的怒吼声犹如火山般在汉军的阵地上爆发冲天。这场史无前例的屠戮让大批汉军士兵也惊恐得面无人色、瑟瑟发抖,还有大批汉军看到被重机枪蹂躏过的遍地血泊碎肉后剧烈呕吐。更多的汉军官兵则士气大振、战意沸腾,在赵海军的命令下,血脉贲张的汉军官兵们犹如山洪雪崩般冲出战壕,挥舞着步枪大刀,踩着遍地稀烂如泥的肉末血酱,势不可挡地追杀向已经亡魂丧胆的日军。

衢江对岸观战的乃木希典呆若木鸡,手中的望远镜脱手而落。在他的头顶上,几个汉军的炮兵侦察气球徐徐飘过,上面的信号兵挥舞着信号旗。在更后面的地方,几十艘飞艇气贯长虹地缓缓飞来。

衢江西岸的汉军炮兵阵地里,汉军第四军炮兵部队总指挥于悦断然挥手厉喝:“开炮!”

地动山摇的炮击声撕裂了天空,败逃的日军在天崩地裂般的巨大爆炸中粉身碎骨,一波又一波大口径的开花炮弹铁锤般砸向溃乱中的日军,落弹之处,电闪雷鸣、血肉横飞。飞到衢江上空和日军头顶上的汉军飞艇部队也奋勇参战。“杀尽倭寇!捍我中华!”汉军航空兵们的怒吼声荡气回肠地响彻苍穹,伴随着的是冰雹般不断落下的炸弹。衢江水面上水柱林立、波浪腾空。每艘飞艇上都安装了用自行车改造的人工动力系统和原始的光学瞄准镜,使得汉军的炸弹精确度很高。日军搭在江面上的浮桥一座接一座地被炸得粉碎,浮桥上夺路而逃的日军下饺子般滚滚落入衢江,使得登上衢江西岸的日军彻底无路可逃。海啸般扑上来的汉军肆意地疯狂屠戮着早已经魂飞天外的日军。残余在江边的一千余日军被冲杀上来的汉军给杀了个干干净净,第一旅团第1步兵联队和第15步兵联队两个联队长尽皆被杀,两面联队军旗也被汉军轻而易举地缴获了。落水后在水面上垂死挣扎的日军则被岸上的汉军士兵们乱枪射杀打死在江里。在日军绝望的哀鸣中,江面上血流漂杵、浮尸如麻。

飞过江对面的汉军飞艇则配合着后方的炮群对溃败的日军又进行了猛烈的打击。汉军炮兵部队一口气将为数不多的炮弹基本都打光了。由于日军毫无防备空袭的意识,因此汉军排山倒海般的炮弹和铺天盖地的炸弹让第一旅团残余的几千日军又遭到了重大杀伤。日军第一师团第一旅团原先满额的8000余兵力,最终只剩下不到1000人。第一旅团基本全军覆没,第一师团的脊梁骨也被同时被打断了。汉军在人类的战争史上第一次并且非常合理、非常正确地使用重机枪群对密集日军扫射,取得了辉煌的战果。四个多小时的激战里,汉军重机枪、飞艇、炮群一口气歼灭掉日军7000余人(原本在衢江西岸的日军伤兵非常多,都都被汉军统统补上一刀给宰光了)。汉军在短短三四个小时内也消耗了足足2000多万发重机枪子弹。

乃木希典少将瘫倒在地,他的精神被汉军的重机枪给彻底摧毁了。几分钟后,万念俱灰的乃木希典在衢江边剖腹自尽。这个曾在历史上首创了“肉弹攻势”这种惨无人道战术的日军“军神”的精神支柱被重机枪给击垮了,继而魂断衢江。

随后赶来的师团长山地中将赶来后,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看到的和自己听到的。接到战报后,他真怀疑统计结果是不是多写了一个“0”。一个最精锐的旅团,居然在区区四个小时内被对方彻底摧毁。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满江漂浮着的日军尸体和碎肉以及被染得通红的衢江都证明了这个残酷的事实。汉军大获全胜后,将岸上的日军尸体全部推进了江里。再看了看乃木希典死不瞑目的尸体,山地中将感到自己的精神彷佛也垮了。

几个小时后赶来的日军第一军军长三好重臣中将也足足惊愕了半天都没有回过神。

日军彻底胆寒了。迫于无奈的三好重臣不得不让元气大伤的第一师团撤下来,由第二师团和第三师团接替作战。但汉军的江防工事设计得非常巧妙,沿着衢江西岸的大片民房都被拆掉,这让渡江上岸的日军根本无处藏身,只能赤裸裸地暴露在暴雨般的重机枪火力网下。汉军从一开始就放弃了阻挡日军渡江的打算,而是把日军放上岸再进行对日军有生力量上的重大杀伤。光秃秃的衢江西岸上,每隔近百米就设立一座汉军的重机枪碉堡,靠近在几十米范围内的日军只能挨着那一股股无坚不摧的金属风暴,而战壕里的汉军也以猛烈的子弹和手榴弹杀伤日军。每场战斗结束后,汉军都抓紧时间在江边埋设大量地雷。衢江西岸那道长两千多米、宽两百多米的地区,成了无数日军所葬身并让全体日军都闻之变色的死亡之地。

接下来的战斗中,被重机枪无与伦比杀伤力给震慑得心惊胆寒的日军开始驱赶他们的友军上战场。尽管卞宝第、王有宏等清廷官吏和清军将领们都表示愤怒,但也无可奈何。在日军枪口的威逼下,一批批清军悲惨地被驱赶上渡桥,然后绝望地迎着汉军的火力网去送死。在汉军迅猛狂暴的重机枪扫射下,清军犹如割麦子般一排排滚滚倒地,后面的清军实在受不了这种死亡的恐惧感和视觉上的巨大冲击,纷纷转身逃跑。而在东岸的日军督战队看到一队队清军从浮桥上逃回来,纷纷凶神恶煞地用木棍抽打清军。清军被逼得前无去路、后无退路,纷纷苦不堪言、哭声震天。日清军的阵地上,笼罩着一片极度凄惨的气氛。

守卫衢江西岸的汉军官兵们纷纷喊道:“清军弟兄们!咱们汉人不打汉人!中国人不打中国人啊!不要再做满清的奴才了!也不要再做东洋人的替死鬼了!杀了那些东洋鬼子!到我们这边来吧!”

被逼得无路可走的清军纷纷临阵倒戈,朝着身边的日军开火射击。清日军的阵地上一片混乱,日军和清军自相残杀成一团。汉军乘机发动进攻,使得日军的攻势再次被挫败,大量的清军几乎是源源不断地跑到汉军这边来弃暗投明。这更加使得汉军上下士气大振、欢声雷动,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一筹莫展的三好重臣中将不得不放弃正面进攻汉军防线的打算,试图采取迂回穿插的方式突袭汉军侧翼后方。但汉军在附近地区升起十多个侦察热气球,上面的汉军瞭望手不断举着望远镜俯视鸟瞰交战区域,日军的动向几乎被汉军尽收眼底。奉命进攻衢州以南龙泉县的日军第一师团第二旅团再次吃了几个大败仗,碰得头破血流。汉军士气高昂,必胜的信念、顽强的意志,配合着子弹、飞雷炮、炸药包、刺刀…打得第二旅团落花流水、狼奔豕突。

就在三好中将心急如焚的时候,意军先头部队第一师雄赳赳地赶到了。几乎是病急乱投医的三好中将不得不请求意军的帮助,帮忙攻取衢州以南的龙泉县,堵住日军在南翼的崩溃。血气方刚的伊曼纽尔三世义不容辞地立刻带着部队赶往战场。三好中将的这个调遣安排后来被军事史学家形容为“用一个啤酒瓶的软木塞去堵一个啤酒桶的桶口”。意军既没有得到任何应该得到的战场情报,也没有得到任何日军顾问来参加他们的行动。此时,在龙泉县铩羽而归的日军在向后败逃,意军却奉命向前开进。但是意军出发了几个小时后,便传来了他们“陷入艰难苦战”的战报。意军传令兵声称“他们在云和县地区遭遇了蜂拥而来的大批汉军,并随即与之爆发了激烈的战斗”、“汉军足足有上万人,漫山遍野、装备精良,意军正在浴血奋战中。但阵地十分危险,请求日本盟军调遣部队增援意军”。

三好中将又惊又喜:“立刻从第三师团里抽调一个联队去协助意大利盟军!”

奉命增援意军的日军第三师团第29旅团第34步兵联队急忙马不停蹄地赶往云和县地区参战。但刚刚一投入战斗,第34联队的日军就知道怎么回事了,纷纷气得破口大骂。意军给三好中将的战报说了两个慌:第一,敌军并没有他们声称的上万人,只有几千人;第二,是意军正在与之“浴血奋战”的根本不是什么汉军,而是日军。进攻龙泉县遭挫败后的日军第二旅团刚刚筋疲力尽地撤下来,一头撞进了意军第一师的阵地里。由于日军没有竖起太阳旗,刚刚上战场的意军既不懂日语也不懂汉语,他们在战斗前接到的命令就是“脑后拖着大辫子的黄种人是我们的友军清军,脑后没有拖着大辫子的黄种人是我们的敌军汉军”。日军脑后没有大辫子,因此意军便朝着毫无防备的日军第二旅团发动了进攻。日军在意军如此措手不及的突然打击中死了上百人。被意军打死在阵地前的“汉军士兵”都是日军。

三好中将险些气疯了,他不得不克制情绪,用“友好协商”的口气请这些和清军一样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意军后撤下去护卫日军的后勤辎重基地金华。首战就闹个灰头土脸的伊曼纽尔三世只能悻悻地去充当日军的配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