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刘峰岭和宋来鹏率部赶到桐梓县的时候,看到董彦杰正在招募附近的苗族山民参军,混合第五师内的彝族精壮士兵,昼夜苦练着攀山登峰本领。军官们见面后,宋来鹏笑道:“看来,我们是不谋而合呀!”
董彦杰心领神会地点头道:“正面强攻娄山关的代价太大,只能奇袭。”
宋来鹏自信地道:“老董,你让你的士兵训练用绳子攀岩就行了,至于上去系绳子的任务就交给我们吧!不多要,给我一千精兵,保证拿下娄山关。”
遵义府衙里,众黔省清廷官吏则称颂不已:“巡抚大人运筹帷幄、神机妙算,娄山关一战不但毙伤贼军数千,更加一举击毙其贼首,如此之功劳,真可谓震古烁今哪!”
潘霨显得荣辱不惊地道:“没什么,都是仰仗诸位齐心协力的结果。诸位,黔省不过区区一省,且并非富庶大省,但我全省军民官吏上下齐心、众志成城,就能给予贼军重大杀伤,如果我大清各省各地的文官武将都能破釜沉舟,与贼军决一死战,区区汉匪,根本不足道哉!只可惜,各地官僚大多贪生怕死、软弱无骨,甚至一些总督都屈膝贼军,简直是大清之耻辱!他们深受皇恩,却叛君助逆,简直是寡廉鲜耻!”
这时,一名绿营兵统领气喘吁吁地跑进来:“大人!习水发现大批贼军,人数不下五千!看样子,他们是想偷渡习水,进攻仁怀!”
梅东益蹙眉道:“仁怀一失,遵义以西则危矣!大人,必须要速派援军!”
潘霨微微点头,就在这时,又一名绿营兵游击惊慌失措地跑进来:“启禀巡抚大人!正阳遭到五六千贼军进攻!情况危急!”
梅东益顿时大惊道:“正阳一失,绥阳不保!遵义以东也必朝不保夕!大人,绥阳也必须要增派援兵哪!”
潘霨思索道:“我军总人数七八千,桐梓一战就投降三千余,眼下兵力捉襟见肘哪!这样吧,各都速派五百绿营兵和一千壮丁增援仁怀和绥阳,实在抵抗不住,就撤回来固守遵义。只要遵义不失,黔省仍然安然无恙。”
“大人!汉匪又进攻娄山关了!”一个军官跌跌撞撞地跑进来。
“随本官杀敌!”潘霨厉声道。
娄山关下,兵力占绝对优势的汉军和地形占绝对优势的清军再次展开了天昏地暗的激战。而在大娄山的密林深处,一支精锐的汉军正在悄无声息地迂回向娄山关的后方。每一名行军的汉军士兵都嚼着一把发下来的薏仁,这是附近苗族山民提供的药材,咀嚼薏仁能够减少士兵们由于大声说话而被暴露的概率,也能有效地让士兵们抵抗住弥漫在西南丛林里的瘴气对身体的侵害,从而降低部队非战斗减员的人数。出击的汉军包括宋来鹏训练的三百多名特种兵和第五师副师长果基约达带着的一个加强营。
桐梓县全城坐落在平均海拔1100米的高原上,到处都是崇山峻岭和茫茫原始森林,全县境内海拔超过1700米的山峰就有18座。娄山关海拔1576米,而大娄山最高峰就是桐梓县狮溪镇柏枝山以南的牛角寨,海拔更是高达2227米。汉军想要突袭娄山关,就不得不翻越黔北第一高峰牛角寨。显然,清军根本想不到汉军会翻越几乎不可能翻过的牛角寨,因此也根本没有在这里驻守任何部队,这自然让汉军大大地钻了个空子。汉军花费了两天一夜的功夫,很顺利地翻过了牛角寨。
休息了半个晚上后,汉军突击部队开始飞夺娄山关。从山峰侧面攀爬并夺取娄山关的第一批部队都是特种部队,由宋来鹏亲自带队。山峰相当于十栋楼那么高,几乎就是九十度垂直拔地而起的山崖,像刮胡刀一样锋利笔直,光秃秃几乎没有任何树木植物的石壁犹如玻璃般光滑,峭壁底部还横七竖八堆着几十具摔死的猿猴狒狒之类的动物骸骨。要是在白天攀登,那挂在半山腰的汉军士兵就是清军的活靶子,但夜晚就不同了,黑夜为汉军提供了最好的伪装。娄山关虽然陡峭,但对于身手过人的特种兵们来说根本不在话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