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二节 搏杀太平洋(6)(1 / 2)

凌晨5时整,托雷斯海峡以东的海域内艨艟如云、舰艇如梭,遮天蔽日的黑烟漫天翻卷。双方的数百艘战舰使得这片方圆数十海里的海面上涛声如雷、波澜如山、白浪如练,军舰纵横驰骋的轰鸣声响彻云霄,冲天的火光更加映照得夜幕亮如白昼。中华帝国海军与美国海军在这里爆发了全面的决战。

实际上,此时的局势比较有利于帝国海军。美军第七舰队的赶到使得美方在实力上重新夺回优势,但帝国方面的第一舰队、第二舰队、第三舰队都已经顺利在托雷斯海峡以东汇合,因此帝国舰队背靠海峡,随时可以通过海峡撤回南洋海域。另外但从目前的战果对比上来看,帝国海军以战沉3艘轻型巡洋舰、1艘重型巡洋舰、1艘无畏级战列舰为代价,已经成功击沉了美军3艘战列舰和2艘重型巡洋舰,取得了战术上的胜利。此时见好就收,未免不是最好的做法。

但李喜浩命令太平洋舰队重新投入战斗,背靠海峡,迎战美军。

浴血龙甲的帝国舰队纷纷重新投入战斗,各个主力舰齐齐劈波斩浪,划过一道道整齐的弧形浪花,训练有素地列为纵向阵队,侧向面对敌军,所有的舰炮一起转向东方并猛烈轰射。

由于美军大西洋舰队和太平洋舰队第三舰队原本正在后撤,太平洋第七舰队则是从东北方向赶来的,为了发生碰撞误伤事件,因此美军大西洋舰队和第三舰队一起改道转轮向西北方向,随后呈半圆形大幅度转弯反向行驶,因此美军第七舰队与大西洋舰队、第三舰队混合舰队组成了一个向西的“八”字形,与准备反击的帝国军舰队则共同组成了“k”字形队列。

此时东方曦光微露,水上飞机通过投掷照明弹迅速判明了美军舰队的方向和态势。获悉后的李喜浩迅速下令:“天亮之前必须完成战斗任务,不然,太阳在出来后,我们面朝东方,阳光不但直射我们,掩盖美军舰队,同时还会影响我们的舰炮射击命中率的!”

接到作战命令后的帝国军各主力舰纷纷按部就班、投入战斗。但经过刚才的两场大海战,第一、第二、第三舰队都遭到了不小的损失,因此李喜浩命令太平洋舰队旗舰长江号战列舰作为进攻主力。协同长江号作战的,还有3艘帝国军的新式重型战列舰。这3艘分别命名为“飞龙”、“苍龙”、“云龙”的新式战列舰一直护卫在旗舰的左右,并未参加刚才的两场海上遭遇战,因此都处于蓄势待发的状态。

一年前,印度洋舰队与英法联合舰队爆发的南海海战结束后,帝国进行又一次造舰计划。原计划建造三艘15万吨级的轻型航空母舰和三艘4万吨级的重型战列舰,但在李喜浩的改动下,改为了建造三艘15万吨级的重型巡洋舰和三艘4万吨级的重型战列舰。那三艘重型巡洋舰分配给了印度洋舰队,而这三艘重型战列舰则分配给了太平洋舰队。此时,这三艘无论是排水量还是火力都堪称世界一流的战舰即将迎来实战的洗礼。

苍龙号、飞龙号、云龙号呈现“品”字形地分别护卫在长江号的前、左、右三方,连同数艘轻型巡洋舰和驱逐舰,硬生生地冲击向美军两支舰队“八”字列队的中间缝隙。这么做的目的也是一种战术,如果美军两支舰队汇合成“一”字形,那么美军所有的舰炮都可以朝着帝国军轰射,但长江号编队如果穿插美军中间,这样不但可以扰乱美军的队列排布,迫使美军两支舰队无法汇合,同时还使得美军舰队的火力无法全部向第一、第二、第三舰队轰击,有力地掩护了刘步蟾、林泰曾、邓世昌的舰队,为他们全力歼敌赢得了部分机会。

当然,这样做的代价也是明显的,长江号以及苍老号、飞龙号、云龙号会陷入美军的左右夹击中,遭到的打击自然是巨大的。

四艘艨艟军舰以视死如归、奋不顾身之势,勇猛地冲击向美军的内部。借着此时蒙蒙亮的曦光,可以清楚地看见,苍龙号、飞龙号、云龙号的身躯都大大超过了长江号。长江号的排水量已经有25万吨,但苍龙号三舰的排水量却达到4万多吨,相当于泰坦尼克号的吨位。

怒江号、珠江号、建武号的舰桥瞭望塔上,刘步蟾、林泰曾、邓世昌等人都举起望远镜,准备亲眼目睹那三艘新式重型战列舰的威力。飞龙号、苍龙号、云龙号自从建成后,一直被帝国海军进行严格保密,甚至平时都不停泊在珍珠港,尽管刘步蟾等人都是海军的高级将领,但也基本都没有接触过这三艘超级巨舰,对于这三艘战舰的火力、动力、机动能力、防护力、军舰构造等方面,刘步蟾等人都不清楚。因此,他们此时都非常期待,怀着很强烈的好奇心。

美军迅速发现了这支阵容庞大的战列舰编队,旋即,第七舰队打头的三艘内华达级战列舰和大西洋舰队的犹他号战列舰、第三舰队的南达科特号战列舰一起朝着己方阵列里的这支不速之客猛烈开火。长江号和飞龙号三舰迅速反击,一排排巨大的舰炮炮弹在惊天动地的咆哮声中掠空而去,炮击声犹如炸雷般在海面上滚荡回响,火光烈焰更加如照明弹般夺目耀眼,四艘战舰的左右两侧都被炮弹出膛的冲击波掀起了汹涌的滔天巨浪,电闪雷鸣的半空中立刻绽放开火烧云般的炮弹尾迹,气势惊天动地。

但观看这一幕的刘步蟾等人都有点失望和迷惑:因为刚才的短暂交手中,长江号的舰炮仍然是又猛又准,在上千码距离上进行轰射,每发炮弹误差都不足百米,而飞龙号三艘战舰虽然火力很猛,但准确性却差强人意。每艘军舰上安装的三座四联装12门380主舰炮所齐射时的气势可谓是震撼海空,但发出的炮弹简直乱飞一气。由此可见,帝国海军建造这三艘排水量空前、火力空前的巨舰,为了增强火力而牺牲了很多其他方面的性能。(帝国飞龙级新式重型战列舰的主要武器为3座主舰炮塔,每座主舰炮塔拥有4门380口径舰炮,其中两座主舰炮塔位于舰艏,一座主舰炮塔位于舰尾,每艘飞龙级战列舰拥有12门主舰炮。)

尽管万众期待的飞龙级战列舰的实战表现只能算是马马虎虎,但美军还是迅速被这几艘排水量鹤立鸡群、火力惊天动地的艨艟巨舰给吸引了,整个美军舰队超过五分之二的火力都猛烈地倾泻向了长江号战列舰和环绕其左右的三艘飞龙级战列舰。

怒江号、珠江号、建武号这三艘旗舰上的无线电通讯室内,传来了李喜浩基本不动声色的命令:“各舰队听令,抓紧时间,力歼敌舰,争分夺秒,扩大战果。”

邓世昌忍不住道:“总司令,那三艘飞龙级战列舰的火力精度实在欠缺。根据我的观察,那三舰虽然火力和防护力较佳,但机动性和航速实在是过于缺陷。如果这样的话,您现在的处境是十分危险的,美军的火力近半都被您吸引了,您现在就等于挨打而难以还手。”

李喜浩道:“别的事情不需要你操心,执行命令就行了。”

帝国军将领忧心忡忡的同时,与此同时,美军方面的布雷德利·a·菲斯克少将也正处于心急如火中,不时频频地看着手表和远处东方的海平线。用菲斯克少将的话说,“那该死的太阳怎么还不升上来。”

菲斯克少将等的就是太阳。太阳一旦出来,美军就占据了更大的优势。因为此时美军舰队在东边,帝国军舰队在西边,太阳出来后,阳光会闪耀帝国军舰队,使得帝国军舰炮的射击精度都大大降低,而美军则背着太阳,阳光可以笼罩美军舰队,以增强隐蔽性。另一方面,菲斯克少将迫不及待等着太阳,也是等着天亮,天一亮,他身后这八艘水上飞机母舰就可以真正地大展手脚了。飞机上蓄势待发的水上飞机便可以对帝国军舰队展开猛烈而准确的攻击。由于此时天色未明,加上双方舰队不断开炮产生了大量的硝烟,同时双方军舰还不断释放烟雾弹来隐遁自己,这更加使得海面上的可见度仍然很低,如果水上飞机此时出击,很难在这种犬牙交错的战局内准确锁定敌舰,并对敌舰的要害部位进行有效打击。

当帝国军舰队与美军在托雷斯海峡以东的珊瑚海西北部海域激战得天昏地暗时,距离交战海域1500海里的新西兰北部三王群岛附近,一支阵容也非常庞大的舰队正急速向北航行。这支舰队总统包括铁公爵号战列舰、马尔伯罗号战列舰、本鲍号战列舰、印度皇帝号战列舰,爱丁堡号重型巡洋舰、考文垂号重型巡洋舰、格林威治号重型巡洋舰、利物浦号重型巡洋舰、毅力号重型巡洋舰、决心号重型巡洋舰,以及8艘轻型巡洋舰和三十多艘补给运输舰。旗舰铁公爵号的上空,猎猎飘扬着英国皇家海军太平洋舰队的白底红十字米字军旗。

美国盟军在珊瑚海西北部海域与敌人全面大打出手后,英国太平洋舰队的指挥官萨克维尔·卡登中将和副指挥官约翰·德·罗贝克中将在第一时间便得到了消息。作为经验丰富的海军将领,他们倒没有轻举妄动,以此防备敌人有什么阴谋诡计。但盟军的情报越来越强烈,根据战前侦查和此时交战中的实际状况,可以判断出,中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全部的主力以及中国海军印度洋舰队大部分的主力都已参战。由此,中国海军的战略突破点自然也呼之欲出,那就是在托雷斯海峡和珊瑚海。美方舰队虽然没有处于下风,但仍然希望英方友军立刻出动,协助美方一起歼灭中国海军。

新西兰群岛距离托雷斯海峡大约1500海里,即使英军舰队以20节的高速昼夜全力航行,也需要三天多的时间。因此,英方舰队的出动自然越快越好。万一中国海军打起海上运动战,占了便宜就逃回南洋海域,那美军早晚会耗死。毕竟,美英联合舰队足足穿过了半个太平洋,携带的燃料补给并不充裕。新西兰等“收复的领地”暂时还无力为舰队提供煤炭的弹药补给。

出航前,约翰·德·罗贝克中将提出了一个比较新颖的战术构思:“中国人目前的战术简直可以用无赖来形容,他们知道我们的燃料弹药补给有限,所以他们在和我们打海上游击战。托雷斯海峡位于澳洲大陆东北部半岛和新几内亚岛之间,海峡以东是已经被美军控制的珊瑚海,海峡以西是中国人的南洋地区。中国海军的舰队目前就像一条蛇,蛰伏在南洋海域,而托雷斯海峡就是蛇洞,中国人冷不丁地出洞,咬了美国人一口,一旦见势不妙,便迅速退回蛇洞里。这样的话,我们早晚被耗死。正面增援美国人,似乎仍然是在和中国人玩这种‘你来我往、打完就跑’的游戏,那我们为什么不对中国人釜底抽薪呢?我提议,我们的舰队不要直接向北去增援美国人,而是向西,绕过澳洲大陆,穿插进印尼海域,突入中国人的背后,最终配合美国人前后夹击,把中国人的舰队消灭在腹背受敌中!”

在认真思考了后,萨克维尔·卡登中将还是没有采取这个提议:“约翰,你的想法很好,但是存在着很多的不足。首先,绕过澳洲大陆,那我们舰队的航程就从现在的1500海里增加到了4000海里,那我们燃料的消耗速度自然也增加了近三倍,这样做带来的后果,是很不让人乐观的。耗尽了煤炭,难道我们就在中国人控制的印尼群岛里等死?其次,印尼地区自从当年中国人从荷兰人手里抢走后,已经被中国人经营了很多年,一些重要的水上航道肯定都已经被他们所控制和封锁,而且沿途成千上万个岛屿上,肯定有中国人的岸防炮部队和陆军航空兵部队,航道也会被布设水雷,那么,我们的舰队贸然深入中国人的地盘,也必然会举步维艰、进退维谷。第三,我们现在一路向北,需要三天多的时间,如果绕过澳洲大陆,那就需要近十天的时间,美国人那边正在激战,我们拖延的时间越长,对美国人的帮助也就越弱,这不符合盟友的道义和利益;第四,即便我们真的能绕过澳洲大陆,迂回到中国人的舰队后方,也很难和美国人一起包围住他们。印尼号称是‘千岛之国’,那里有上万个岛屿,因此海域和水路航道都错综复杂,中国人即便发现我们出现在他们后面,也能从容地通过其他航道向北退入中国南海。而我们,携带的燃料是不允许我们进行如此的浪费的。”

罗贝克中将虽然还想坚持自己的想法,但觉得卡登中将也言之有理,因此便没有坚持。

战后,卡登中将和罗贝克中将都为此时的决定而悔之莫及。因为他们如果真的没有一路北上,而是向西绕道澳洲大陆,那么就会发现,在澳洲大陆的南部海域内,居然还隐藏着中国海军的一支强大舰队。如果那样,英国太平洋舰队也不会迎来悲惨的结局。

瞒天过海、声东击西、围魏救赵、调虎离山、引蛇出洞这些东方的战争智慧,被李喜浩、尹润海等帝国军的海军将领们在这场事关着帝国国运的大海战中运用得可谓是如火纯情。

事后分析,也许这些战术欺骗手段并不出人意料,但在当时的战争局势下再配合苦心经营的巧妙伪装,确实让美英联合舰队被帝国军舰队处处牵着鼻子走。李喜浩的计划也不复杂,印度洋舰队在莱特湾与太平洋舰队汇合后,尹润海按照李喜浩的作战构思,将原本是印度洋舰队旗舰的汉江号战列舰以及秦武号重型巡洋舰、唐武号重型巡洋舰都调拨给了太平洋舰队,但仍然悬挂着旗舰的司令旗和印度洋舰队的军旗;除此之外,李喜浩又将太平洋舰队内的数艘重型巡洋舰、轻型巡洋舰、十多艘驱逐舰降下太平洋舰队的军旗,升起印度洋舰队的军旗。这样,货真价实的旗舰以及多艘真假难辨的大型军舰,成功地迷惑了美军,使得美军和英军都认为帝国军的印度洋舰队也在托雷斯海峡和交战海域内。英军认为新西兰地区不存在威胁,因此便把英国的太平洋舰队倾巢出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