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节 “林指”特使(2 / 2)

青山深处 九月 2551 字 2021-02-11

杨希山出生在中国一般老百姓还吃不饱饭的年代,父亲是钢厂工人,每天都在超负荷工作。每到开饭时,老家有田却不能种的母亲总要把米粒从粥里一粒一粒捞出来,放进父亲碗里。吃完饭,父亲便合衣躺下,杨希山依偎在父亲怀里吮吸着母亲捞过米的指头。如果醒来时父亲没在,杨希山只能强迫自己继续睡下,以保存体力。如此醒了又睡,睡了又被饿醒,直到父亲回来,全家才可以开饭。

17岁那年参军,家里已经能吃饱了,部队虽然“一切服从经济建设”,军费一缩一缩,但吃饱饭是完全不成问题的,只是伙食单一,营养方面远远满足不了训练强度需要。由于家庭出身根正苗红,杨希山一离开新兵连就分到所有人都羡慕的养猪班。部队里养猪自有一套严格完整的流程,喂得太勤会造成浪费,喂早、喂晚、喂少更不行,不喂时除了打扫、学习,基本无事可做。当时流行的小画册里说,古代名将都是小时候看蚂蚁打架练成的,杨希山认真努力地尝试过,但始终没看出个门道,也就绝了那份心,老老实实喂猪、打扫、学习、睡觉。一天睡几次,每次睡到点起来刚好喂猪。杨希山规律而独特的作息习惯就是在那时养成的。

有一天,一个年纪相仿的“四个口袋”路过,叫醒杨希山问:

“猪养得不错,有什么秘决吗?”

“有秘决能升官不?”没到喂猪时间就被叫醒的杨希山,挺不满意。

“这思想好吧,说说看,你想升到哪?”

杨希山想了想,把从图书室借来当枕头的《老山作战案例选编》扔回竹蒌子,一边准备背起一边说,“总后勤部好了,首长,给个副部长就差不多。”

“为什么不要正的?”

“正职多累啊,睡都睡不好。当副的才好呢,好好睡觉,好好养猪。”

“搞半天,你还是想养猪?”

“我不养猪,同志们哪来的力气爬单杆。要是在其它部队,油不够、水不足、裤档晒不勤,连猫耳洞都蹲不了几天。我们连长就是参战部队选拨时急了点,连续几次武装拉练,结果把自己练进师医院。‘训练模范’有了,可上阵黄了。同志们这几天都在埋怨呢。‘突击’训练没问题,但伙食、作息得跟上,这才科学,咱不能学以前艰难时期那套——那是实在没办法。科学养猪,科学睡觉哎,好了,谢谢首长,我自己来。对了,首长,您是什么干部?”

“你们的新连长。”

两年后,连长晋升副营长,杨希山当上了连司务长。不久,部队改制,连司务长职务由志愿兵改为干部,业绩突出的杨希山被保送军校,进入“四个口袋”行列。

运气好,是杨希山对自己的评价。但熟悉杨希山的人无一否认,他总是比任何人更能将好运气发挥到极致,因为他始终保持着足够的精力和积极的心态。他如此,他带过的部队同样如此。

“敲什么敲!嚎丧呢?到底是你牺牲,还是我光荣了?”

在军队这个大熔炉里,喜欢爆粗的指挥官未必能带得好兵,但从不爆粗的指挥官肯定没法带兵。心肝脾肺是有限度的容器,不管杨希山愿不愿意,该发泄的时候就得发泄出来,负情绪积压太多会吞噬一切。

“谁?你说谁死?”

“副师长把参谋长打死了!”值班参谋隔着防弹门喊。

杨希山像被电击似地从地上坐起来。他非常清楚地听到了这句话,也毫不怀疑值班参谋敢于叫醒他的理由。但他没有马上开门,而是将止不住颤抖的手,伸进随时放在身边不超过五米的水桶里洗,慢慢洗,越洗越慢。当大脑信号渐渐恢复控制力时,他又将脑袋伸进去,只伸一半,沾到了凉,便连手一起抽出来,迅速而轻柔地搓脸。

他打开门,双手系着衫衬领口的扣子,“把刚才的话再说一遍。”

“参谋长死了,肖副参谋长说是李副师长打死的。”

“肖杨呢?”

“回来路上。肖副参谋长和木首长一台车,师直警卫四排排长守着参谋长遗体和李副师长,另一台车。”

“哪来的木首长。”

“听说是战司作战部的,只知道姓木。哦,跟木首长来的的战司军务部高参谋先到师部了——军务科李科长认识——身份无误,带着重要文件,说木首长是来传达并督办‘林指’某项重大任务的,要见了您才能细说。人在5号会议室,李科长也在。”

顿了顿,值班参谋问:

“先办哪件?”

“李副师长没事?”

“肖副参谋长电话里说没伤着,不过意识好像他们大概十几分钟后到。我已通知野战医院准备。”

“先办眼下的。”

扣好最后一颗扣子,穿好野战鞋,杨希山走出门,在走廊拐角处的仪容镜前戴好软式作战帽,这才跑步朝5号会议室赶去。

李正硕正在会议室门外站着,一见杨希山便迎上来,一边跟着脚步,一边凑到耳边低语:“文件袋封口有‘林指’的内部记号,属于特别紧急,所以我让值班参谋叫醒您。恐怕是大变故,首长您要有心理准备。”

“你在这盯着。肖杨他们一到,就把许局长领进来,其他人——连李正太一起——先安排到7号室”

杨希山突然停步,低头扫一眼李正硕腰间不知何时换上的74式手枪,又将目光转移到李正硕脸上。

“我临行前司令员交给我的枪。”李正硕把那枪掏出来,悄无声息地拉动枪栓,上了膛,放回枪套,“您放心,首长。陈天华、陈诚已秘密回到师部向我报到,他两人跟师直警卫四排留守的三班现在就在隔壁房间待命。不管怎样复杂的情况发生,花莲工作队将无条件服从您和肖队长的命令。”

“老倌子没看走眼。”

杨希山推开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