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节 配合摸底(2 / 2)

青山深处 九月 1663 字 2021-02-11

马镇山放下耳麦,接过直通营属炮连的有线电话,“我是马镇山,情况怎么样。”

“刚才有小股敌人摸过来,连长过去处理了。”

“扯蛋。三连二排干什么吃的,怎么能让你们连长去逞能!”

“敌人已经退了,二排抓到一个少尉。连长刚命令我们转移,又怕他们组织兵力来抢人,就带一个班过去接应了。”

“哦!很好。那你抄收。”

“是!请讲。”

下达完部署,马镇山钻进id团前指兼荣誉营部帐蓬,拿了几个步枪弹匣,见《凤凰卫视》零线追踪记者“风尖”扔掉额头上的湿毛巾,挣扎着要从睡袋里爬出来。马镇山急忙摆摆手,“这趟你不方便去。”

风尖遗憾地躺回去,两眼盯着一天没开机的摄像机。

马镇山于心不忍道:“三连刚逮了个少尉,等送回团指你问问副参谋长。他点头我就没意见。”

风尖呼地坐起来,敬了一个标准的港式警礼,“yessir!”

“这习惯你得改改,不然会敌人当成目标的。”马镇山难得一笑。

风尖苍白的脸上,泛起红晕,“警队做的时间太长了。”

“怎么想着要进电视台?”马镇山一边摆弄装备一边问。

“体重超标了,asu(注:机场特警队)做不成我也不想到去别的单位。”风尖看见马镇山把手枪上了膛,取出弹匣,补压一发又插回去,“战斗会很激烈吗?”

“临时加派的任务。我倒不用冲锋陷阵,不过有备无患嘛。”

“一路顺风。”

“你也注意安全。”马镇山点点头,背起步枪离开了。

帐篷外传来马镇山的声音:“三连一排全部、侦察排三班、火力排一班,跟我来。”

8时19分,蒋云将望远镜递给王小帅,回到临时栖息地。

1个前沿观察组、3个渗透侦察组和3个火力支援组的人员、装备已经分配好,佟国伟正向几个小组长交代注意事项。

前沿观察组由佟国伟亲自带队,另有通讯军士2名、炮兵观察员1名,通过有线电话与指挥组联络。

渗透侦察组每组3人,每人1支05式58微声冲锋枪、3枚烟雾手雷、5枚破片手雷和必要的侦察仪器。装备以自卫为主,力求轻便灵活、便于隐藏。

支援组分机动、火力、狙击三组。

机动组4人,配2支容弹10发、轻便小巧的俄制vss9半自动微声狙击步枪、2支微声型95式58突击步枪。该组在外线隐蔽机动,根据渗透组需要随时给予支援。

火力组6人,配1挺88式58通用机枪、1部35自动榴弹发射器和2支95式58班用机枪。

狙击组4人,由贾溪带队,配1支德制psg-1762狙击步枪、1支国产js762狙击步枪和2支03式突击步枪。

火力、狙击两组只有在渗透组暴露的情况下方能开火,确保渗透组迅速脱离战斗。

“id团荣誉营会在8点20分左右佯攻机场北面,将敌人的注意力吸引过去。我们的侦察主要是搞清楚敌人大致兵力及部署情况,谭雪在不在里面不是你们该考虑的,总之安全是第一位,能摸多少算多少,情况不对马上撤,千万不能勉强。”佟国伟指点着地图上,几处用蓝色铅笔标定的区域,“这几条通道是紧急撤退用的,一旦情报危急,王小帅的预备队将第一时间赶来接应。”

“一旦惊动敌人,谭雪岂不危险?”有人问。

“敌人已经知道我要来了,早有准备。只是还不确定我们什么来,来多少人,打算怎么打。”佟国伟顿了顿,有所保留地说:“不管侦察结束如何,到时候总要强攻。谭雪的安全,指挥组自有安排,你们不要给自己太多负坦。蒋头儿还有什么要补充吗?”

“出发吧。”蒋云报以自信的目光,点点头。

不等蒋云移来目光,贾溪已抱起硕长的psg-1,与另一名背着国产步枪的狙击手消失在焦黑的山坡上。蒋云轻叹一声,“注意安全”。风呼呼拉卷来,荡了几圈,不知飘到哪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