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瘦如柴的背影很快被凛凛寒风吞没,头也不回。板田少室反晌才回过神来,迅速扳开a2保险栓,带着四名部下径直闯入仿佛很久没有人来过的美容院。武田怔怔地站在原地,拿出那只从未开火过的手枪,在掌心颇为怜惜地摸挲了一会,小步快跑跟上。
板田少室所谓的“打招呼”其实只是以路人的名义用路边的公用电话向辖区警署报了警,声称看到有人携带武器潜入佳佳美容院。如果美容院确实存在秘密指挥所,闻迅赶来的警署机动队正好派上用场,从警备局到警视厅乃至该驻区警署都功不可没;如果不存在,则只是“有人报假案”,而板田少室将会在撤离之后,深感自责地向警备局局长解释道,“一条假情报令我部将宝贵的资源投入到错误的方向。”诚然,他希望是第一种结果。
由于“通信维修车”开到值班室前才停下,小组成员都接受过swat训练,在下车时都选择在从建筑物内部无法看到的一面。而那位直接来自警视厅直属swat特警队的狙击手早在车辆靠近美容院前就中途下车,驻守在一座距目标地仅五十米的写字楼上。板田少室坚信行动的突然性是可以保证的。下一步,就是找到目前只存在他脑袋里的那个“指挥所”。
武田打出建筑图,美容院占据了整座二层旧式的建筑,虽然房间众多,但结构并不复杂,二层只有左右两个出口通往一层,一层除大门以外,还有一个作为防火紧急出口的后门。地下室是根据防空条例修建的,社区警察每个月都要检查一次,成为藏匿地点的可能性不大。武田额外补充道:“后门那条路一度是治安案件高发区,所以布设有摄像头,也不处在视角盲区。如果摄像头发生异常,所里会给我通知的。”
“如此,只有下水道和通风道了。”
“一、二层各有一处卫生间,都在楼层东段入口。”裹在大衣里的武田哈了一口气,搓搓手。
由于狙击手需要驻守外围并兼作联络之用,年近五十的社区老民警武田断然不能参于突击,于是,包括板田少室在内的突击队员只有五名。板田少室看了武田一眼:这么大冷的天上了年纪的人肯定常往卫生间跑,一楼是可以暂时排除的。他只考虑半分钟,就决定直接从二楼的卫生间开始。武田被要求留在二楼梯口处,观察一楼的动静。
此次行动的目的是以最快的时间抓捕匪首时小兰(也可能是贾溪),故而在战术上仍基本遵循cqb(即近距离遭遇战作业准则),若敌方人员规模较大则迅速撤离,绝不恋战(稍后抵达的当地警署机动队会负责扫尾工作)。
坦任副队长兼抓捕手的是板田少室的助手,他枪法最好,具备较高的心理素质,擅于处理突发事故,手持德制5冲锋枪在前开路。5冲锋枪作为一支老牌的警用枪械,其点发、连射精度、火力持续性及停止作用都足以保持五十米内的精确性首发射击与短暂的压制作用。另一方面,由于穿透力不强,在室内使用时不宜造成跳弹,能有效避免额外的友军或人质伤亡,常常作为警方室内搜索作战的首选,毕竟此类行动的交火范围普通不大。
霰弹手在其侧后持雷明顿870型霰弹枪,靠墙压阵,装填弹序为首发闪光弹、次发震荡弹,其余为杀伤弹,负责近距遭遇压制。必要时可在队员掩护下更换弹种,或直接改用更便于突然扫射的德制7微型冲锋枪。
队长板田少室位列第三,持美制a2突击步枪,配装15倍氚光瞄准镜,加挂的榴弹发射具赫然装填着只有军方才会用的破片式人员杀伤弹。他主要坦负中远距精确射击及火力压制,行进中负责左方警戒。
另外两人分别装备了5和a2,行进中负责右、后方扇形警戒,突击时提供火力支援。
手枪方面,除了霰弹手以外,其余四人均配备swatcustoi型战斗手枪(kier公司专为洛杉矶swat小组订制的手枪)。
j国公安警备局内部实施的swat训练是在洛杉矶警局swat训练模式基础上经过改良的,以适应其特殊的部门性需求。譬如板田少室那支a2加挂的榴弹发射具及其装填的破片式人员杀伤弹,并不符合警方行动中普遍遵循的最低伤亡原则,若使用不当,极有可能造成额外的伤亡。然而,这次行动实际上是板田少室个人孤注一掷的冒险,他不得不铤而走险。
二楼的楼道上布满了薄薄的灰尘,尽管五人在行进中几乎不发出声音,但是越靠近卫生间,徘徊在鼻腔内的窒息感就越强烈。板田少室知道,那是因数日无人走动而沉积在卫生间内的消毒水气味。助手亮出一手势,示意准备。霰弹手退后半步,替换了板田少室的位置。板田少室改换了手枪,轻移步子靠到卫生间主门旁,向助手点点头。
助手轻轻旋动门把,随着门锁缓缓旋开的丝丝声,他屏住了呼呼感受着手腕上那点细微的阻力,在确认没有拌索式炸弹之后,轻轻地压到了底,将门板顶出细微的两厘米。板田少室顺势将他拉到身后,第一个侧身闪入室内,后面另一个持5的队员几乎于同一时间与进入。助手与霰弹手随后进入,仅留二号a2在外警戒。整个过程没有脚步声,更没有警方搜查时常用的大声喝斥。
板田少室透过氚光瞄准镜警惕地戒备着空无一人的走道,目光与枪口稍稍上倾,以便于对天花板上通风口可能发生的紧急状况作出反应。十二间男女通用的隔间,门板大多半掩,仿佛仍然保持着被警方封锁整座楼之后的正常状态。二号5看住第二间,助手踢开第一间,霰弹手随之正面介入,如此循环下去,当二号5移至第十一间时,助手换了个手势。板田少室将枪口移到位于第十二个隔间顶部的通风口上。
助手深吸了一口气,一脚踢开第十二个隔间的门。还是没有人。板田少室将a2推到身后,握着手枪蹲下来,每挪一步都细心地观察地上的灰尘。除了五个人极有规律的脚印以外,暂时未发现有人走动过。助手则逐一检查通风口。
虽然突袭卫生间的结果令人失望,但板田少室仍然保持着十二分的警惕,任何一名受过此类训练的人员都深知一个道理,危险往往是在一方渐渐松懈下来的那一刻出现的。板田少室打开耳麦开关,主动询问看住一楼楼道的武田老警官,对方回报称没有发现异常。
下一步,就是排查二楼其它房间。由于在卫生间里踢门的声响足以让寂静的楼层内各处听得到,随后的排查工作省去了开门的前奏,直接破门即可。半掩的直接踢开,锁紧的则由霰弹手处理。即便如此,板田少室仍然希望这一系列的过程能够进行得慢一点,更谨慎一些,因为警署机动机很快就能抵达,危险系统也就随之降低几分。他不担心想像中的那些悍匪会寻机逃走,因为整幢建筑仍然足够安静,任何一个人都很难做到毫无声息地离开。
五名队员仍然以没有声响的潜行状态行进着,随着夜色的深入,早在数日前就关闭了所有灯光的建筑物内部显得异常沉寂。楼道里偶尔回荡着几道踢门声,霰弹枪开火时的炸响不时传出楼外。住在附近的居民纷纷关掉自家的灯光,躲进用于防空的地下室,默默祈祷着,那些零散而颇有节律的枪响离自己越远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