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 致命气泡(1 / 2)

深海 野狼獾 1649 字 2021-02-11

“克劳福德上校,你不用太担心,我们有最专业的专家,会解决所有问题。”郑强说道。

“那么你告诉你的专家,你们发射的导弹已经惊动了那些纳粹化石,它们很快会从短暂的茫然无措中清醒过来,即使我一直在竭力掩护,现在它们也肯定发现了你们的存在,一定会调动他们所能掌握的生物来消灭你们,相信我,在这里,要消灭你们何其的容易。”

“那么,我们还有多少时间?”郑强问道,语气故意显得非常低镇定。

“我不知道,这取决于它们的反应,我看一定会很快。瞧!它们已经上路了……它们来了。”

上校的通讯随即切断了,与前几次的通话一样,听上去总有些装神弄鬼的感觉。郑强猜想,上校可能就躲在了附近什么地方,也许用望远镜观察着自己的行动,否则就很难理解为什么他地声音总是能在关键时刻出现,而且信号还很清晰。也许他不太愿意露面,很可能因为被自己和王延秋骗过一次,骗走了786号潜艇,所以这次他想扳回一城,尽管双方现在的目标暂时是一致的,但是上校肯定没想让任何一个人活着离开。

“他刚才说了一半的当量可以彻底摧毁这里的一切,威力是不是还嫌太大?”郑强立即征求王延秋的意见,因为他之前听王延秋讲过,如果只是几万吨的当量,潜龙4号躲进深水里大概可以抵挡得住。

“如果是一半,也就是18万吨,确实有些大了。不过,你必须想到好的一面,无论如何,这个洞穴被破坏后,我们就会有机会从裂开的顶部逃走,只要我们能活下来的话。”王延秋回应道,他偷偷绕过了郑强关心的问题,18万吨的爆炸当量,比他的预想大了不是一点两点。

“你就这么有把握这么精确地调节爆炸当量?”

“我没有把握,我唯一的把握是将其引爆。核武器小型化在各国都是最核心的机密,美俄中的设计思路从一开始就各不相同,所以只能先拆开看看了。”王延秋的话还是充满了不确定,就好像外科医生在开刀前说他其实不清楚盲肠长在哪儿一样。

“特派员,我实在搞不懂,真的可以将一个陌生的核弹的当量减小吗?”坐在船头的陆新朋问道,他实在是想不明白这怎么可能。

“呵呵,这个么,怎么说呢。30万吨以上当量能制造得如此小型的,本身就是工业设计上的奇迹,不同的设计者一定会有相同的思路。而且,内部一定会非常的局促,我要做的其实只是破坏一部分的次级聚变装置。原理上就如同分析各个次级爆炸装置的质量、材料,然后计算出它们各自负担的当量,接着找到这些部分依次爆炸的顺序,逆向抑制一些排在后面的聚变能量。起码,说起来还算容易。”王延秋略显敷衍地回答道。

“拆开了,还能保证爆炸?”陆新朋接着问,他想像着一只乱拆一通的手表,怎么也不可能将一天走成12个小时,这完全是不可能的。

“所以,我们只能逆向的破坏次级爆炸装置,氢弹爆炸的总当量其实是一系列的聚变以及裂变爆炸组成的,由材料的质量决定,而且有严格的先后次序。”

“听上去好像并不是很难。”陆新朋说道。

“老弟,爱因斯坦的方程看上去更简单。你一个驾驶二代机的飞行员,还是少说大话。”文鼎华在一旁阴阳怪气地说道,而且似乎是在影射王延秋。

“原理上确实不难,而且,破坏一个复杂的装置,远比让一个装置运作,容易的多。”王延秋不理会文鼎华,接着向陆新朋解释这个问题。

“核弹爆炸还有顺序?”陆新朋拼命地提问,以此排遣心中对未卜前途的恐惧。

“当然有了,一般来说,首先用雷管引爆两种炸药,用炸药得化学能量来压缩引爆一颗裂变弹。”

“就是原子弹?”

“没错,就是原子弹,依靠它释放的热量和射线光压来引爆聚变装药,这就是次一级的爆炸。”

“我听说原子弹就如同引爆氢弹的火柴。”陆新朋不间断地提问,他准备在九死一生的最后命运到来前,把这些问题搞清楚。

“这就完全是胡说八道了。氢弹内部还有更次一级的裂变爆炸,一般情况是一种非链式的裂变,也许是铀238。也可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