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 U艇(1 / 2)

深海 野狼獾 1634 字 2021-02-11

“我发现,你好象一直很在意这些乱七八糟的细节”王延秋说。

“细节比文字记录更可靠,文字会出错,会让你受骗,我是这么认为的。”

“能不能说得更详细些?”

“你看,比如这些扳机和机匣的防氧化处理。”

“确实绣得很严重了,说明了这里的湿度?”王延秋说道。

“你当然只能看到绣迹斑斑的外表。确实如此,这里的湿度很高,但是如果你仔细,还是可以看到这些连成一片发黑的部分,这是磷酸盐处理过的痕迹,一种简画的烤蓝工艺。”

文鼎华似乎还想进一步卖弄什么,他的手渐渐伸进了木箱。

“别碰它!”王延秋突然用三个字警告了他。

“这只是一把快报废的……”

“我知道这它伤害不了人,但是这条线你不可以踩,否则我可以考虑把你重新铐起来。”王延秋突然很严肃地解释了他的底线。文鼎华像触电一样缩回了手,也不再滔滔不绝地讲他的年代推理了,目前,在王延秋眼里,他仍然是排在第一位的威胁。

“这些东西到底是哪儿来的呢?”郑强在帐篷外自顾自说道,他已经走来走去很多遍了,可见他想不到答案。

“我们共同研判,这些东西应该是一艘德国的u形潜艇留下的,时间是1945年之后。”王延秋走出帐篷说道。文鼎华紧跟着也走了出来,嘴角还挂着一丝冷笑,他对王延秋所谓的“共同研判”四个字有些不满。

“但是,如果真的如你们所言,为什么没有看到那艘u艇?它应该还停在这里才对,还有上面的又人哪儿去了?”郑强问道,他想的也不无道理,如果真的有一艘u艇到过这里,那么潜艇和上面的人到哪儿去了?

“他们应该已经离开这里了,我觉得他们的去向肯定和那艘苏俄潜艇有一些关联,也许操纵者是同一批人。”王延秋说着,朝远处模糊不清的潜艇轮廓处扬了扬头。

“就是说,我们也能离开这里?”郑强突然联想到了另一个方向。

“肯定就是这样,只要我们找到这一切背后运作的秘密,一定也可以离开。对了,我说的这些,你还有什么想补充吗,教授?”王延秋很客气地问文鼎华。

“我看你得判断,逻辑上已经接近事实了,这个大洞穴里有名堂,我可以帮你们好好找找,谁让我们在一条船上了呢?”

“也许我们还用得上你的专业知识。”王延秋非常夸张地恭维了文鼎华一下,算是对刚才喝止他的补偿。

王延秋其实知道,文鼎华从没有当过一天的教授。只不过文鼎华在90年代第一次潜入中国境内,用过古生物学家这样的假头衔。这以后,文鼎华经常恬不知耻地称自己为教授。

15年前,文鼎华以虚构的专家身份,来到国中国。他参加了为期半年的中美联合科考工作,地点在陕西省垣曲县。这次挖掘工作最终只挖出了一个难以解读的谜:一只两米长的巨角,除此之外,没有其他有价值的化石出土。由于这只巨大的角无法精确归类,最后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草草把这只动物解释为一种12米长的更新世食草巨犀。这样的结论确实草率,因为甚至连这只动物的牙都没找到。

整个挖掘工作只在巨角附近只找到了一些灰烬痕迹,似乎这个动物死后被火化过。当古生物分类学家争论不休的时候,只有文鼎华知道面对的是什么东西。

正如文鼎华对王延秋说过的,地球上曾经过近化论无从解释的不死动物,用自然选择的观点来看,它们有些强大过头。但是它们并没有统治地球,而是渐渐地销声匿迹,几乎没有留下遗迹,它们消失的时代并不算久远,大致可以与人类慢慢繁盛起来时代相衔接。这些动物似乎没有干扰过人类的活动,因为它们横行的时候,人类还甚至没有非洲的野草长得高。

搜查进行了几遍,其他的几个帐篷内是其他的各种遗留物资,从行军床到早已腐朽的食物,折断桌椅,断头的锹镐,破损的鞋袜,似乎都已经不能使用了。

不管当年是谁留下的这些东西,总之在王延秋看起来,他们携带的武器弹药确实太多了,就像带着小型军火库来地底下打猎。另一个不太好的苗头是营地周围布满了弹壳。营地里大部分的武器都已经不能使用了,经王延秋察看,只有帐篷外放置的火焰喷射器还能使用,尽管它用来装压缩气体罐子的外表已经腐朽不堪,但是压力表上仍然有读数,王延秋猜测之前可能发射过几次,也可能是气体自然泄露掉了,总之后来,它已经被弃置不用不知道多少年了。王延秋不知道这种火焰喷射器使用了什么燃料,他猜想可能是腐蚀性不太高的汽油类燃剂,然后他检查了发火的信管,必要时还能点几次火。地上堆放的最多的东西是炸药,大部分是包装过的颗粒状硝铵炸药,虽然有纸包装,但是这些古老的炸药在水边放得太久,都已经吸收了湿气板结了,到底还是不是能用存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