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第27章(1 / 2)

初秋的京城,昼夜温差很大。

喻羽佳换上的是林丽珺给她专门准备的加绒的卫衣,刚刚好。

穿过两条路边是金黄色的银杏树的街道,她就来到在酒店房间能看到四合院集中的地方。

按照她原来世界生活的经验,路口的地方应该会有房产中介。

今晚她的主要目的就是跟中介打听周围四合院出售的情况及价格,虽然她钱不够,但也不可能运气那么好,那么快就能有产权清楚的四合院撞到她手里。

附近的中介,做的主要是租赁的生意。出售,应该极少。

很多人对中式建筑有情怀,买不起,但租得起。

喻羽佳想买,可不是为了住。她对四合院没什么特别情怀,以前的世界里,她一个导演朋友住的就是四合院,刚买下来时她去看过。

在她看来,四合院要是不彻底翻新,根本没法住。冬冷夏热,还没抽水马桶。

可耐不住四合院在中心城区,寸土寸金,还有文化符号。值钱啊!

在路口,喻羽佳果然看到房产中介。兴冲冲地跑去,却发现已经关门下班了。

喻羽佳双手扒着玻璃门的把手,往里面看。

郁闷!怎么这么早就下班啊!

玻璃门上,贴的是都是四合院出租的信息。价格从一千到几万不等。

就是没有出售的信息。

喻羽佳又往前走了一段路,最后不得不认命,京城的个体户,关门也太早了吧!

倒是摆夜摊的出来了。

“闺女,煎饼果子来一套吗?”一个大妈热情地揽客。

喻羽佳摇摇头:“我刚吃完饭,不了,谢谢。”

“小闺女真客气!早点回家啊,晚上凉。”

“知道了……”

北方人市井大妈的自来熟,让喻羽佳觉得格外有趣。原来的她长到二十五岁,因为无论去哪里,身边都跟着随行人员,都没机会见识过呢。

也正因为如此,喻羽佳想多逛一会儿,八点前回酒店。

又往前走了没多远,她就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并不宽敞的路两边,停的全是豪车。

聪明的她推测:这附近多半是有当年的王府改成的高档餐厅或者私人会

所。

和她以前见识过的有什么不同呢?

四处看了看,喻羽佳决定沿着河边朝前方不远处,门口悬挂着两盏复古灯笼的地方走去。

果然,靠近的时候就能看到,有穿着黑西装、戴着耳机的壮汉站在门口。

大门是朱红色,门上,镶嵌着纵九横七,共六十三颗门钉。

是曾经的王府大门。

看来和她原来世界中的一样,某个权贵公子哥,将整个王府,做成逼格很高的会所。和海城的彼岸针对年轻二代的客户不同,来这地方的人,更多的是手中真正掌握或金钱或权势的人。他们当中,中年以上年龄居多,可不就好王府这一口吗?

难道在这里吃饭,就有当王爷的感觉?她不能理解。

确定这一点后,喻羽佳对这里就没了兴趣,转身就走,省得一会看到醉醺醺、秃头、有肚腩的中年男人。

没走几步,身后先是传来开门的声音,然后是她之前在彼岸听到过的暴躁的声音。

“你,就是故意躲我!哼,别以为我拿你没办法!我……嗝……”

喻羽佳回头,隔着数米远,朱红色的门前,站着两个男人,暴躁男和武术老师?

暴躁男抬手,看似要捧住武术老师的脸。

靠!暴殄天物!

喻羽佳飞快地从旁边的花坛里捡了块小石子,朝暴躁男的手臂掷去。

罗晔吃痛,抬起的右手改成捂住左手手臂。酒也因此醒了几分。

他幽怨地看着宋泽:为什么要这样对我?

宋泽低头,看了一眼地上的小石子,回头。

一张熟悉的少女脸映入眼帘,他诧异地挑眉。

下一秒,少女靠近他,像上次在彼岸,拉着他躲在窗帘后面那样,抓住他的手腕,喊了一声“快跑”,就往巷子的另外一头跑去。

拐了一个胡同,到了路灯坏掉的地方,喻羽佳才停住脚步。

她松开他的手,弯腰,双手撑在膝盖上,大口喘气。

宋泽站在她正前方,看着她。

马尾辫垂落到前面,露出修长的后颈,少女特有的气息,隐隐传来。

紧接着,一阵懊恼的情绪堵得他不上不下。刚才一定是抽风,才会跟着这丫头跑。

喻羽佳抬头

看到他还没来得及调整的懊恼情绪。

她直起腰,拍了拍比她高一个头的男人的肩膀,“知道害怕了吧?呵,你以为男人就能做到卖艺不卖身?男同强取豪夺起来,和男人对女人差不多。你不让他吃饱,他就会一直惦记你!哪怕你已经从海城到京城,从彼岸跳槽到王府!”

他眼神古怪地看着她,“你很懂?”

她谦虚地摆摆手:“哪里哪里……唉,对了,你到底是不是一中的老师?”

他没答。

她打量他,最后从他清高的表情中自xe863脑补——是试用期还没过的老师。大概是今年刚启用的一中新校区的老师,所以她在学校网站上没看到他的资料。仅在学校见过他两次,就没再见过。

他得多缺钱才会利用周末的时间,打飞的兼职陪酒。

“你说话啊?”她想听他确认她的猜测,用手指戳了戳他胸肌的位置。

咦惹!硬邦邦的。看来练得不错。怪不得男女通吃。

“是又怎么样?不是,又怎么样?”

黑暗中,他的语气不太好,更显疏离。

这也太没职业操守了吧?是,当然得把现在的副业辞掉啊!

喻羽佳还没来得及说话,突然旁边不远的一扇门突然打开,一个提着痰盂和刷子、拿着手电筒的大妈走出来。

手电筒的光线在他们身上晃过去,大妈从他们身边走过去,同时用不太友善的口吻说:“谈恋爱到其他地方谈去,别整得明天早上这里又丢了一地的卫生纸。”

自认为智商在普通人的水平线之上的喻羽佳,竟然没听懂大妈后面一句话是什么意思,谈恋爱和一地卫生纸有什么关系?

对面的男人似乎有严重的洁癖,痰盂的出现,让他再也不能继续站在原地,迈开步子,走了。

喻羽佳正准备跟上,手机响了。

夏思怡羞涩的声音从手机里传来——“羽佳,不好意思打扰你,我想问问,你有带卫生巾吗?”

有,她明明两个星期前刚结束,林丽珺女士非要往行李箱里塞一包,说以防万一。

喻羽佳让夏思怡等十几分钟,她一会送去她房间。

挂断电话,再往前看,她救下的男人已经不见踪影

他居然还往王府的方向走!

得,她一心想拉他上岸,他却甘当暴躁男的玩物。

随便他吧,她已经为挽救他做过两次努力,他却不想上岸。没必要再浪费时间。

收回目光,喻羽佳朝反方向走。她是个方向感很强的人,即便在黑夜里的胡同,也知道往这边走很快能走到大路上。

一路小跑回到酒店,先回房间拿东西,然后送到隔壁给夏思怡。

夏思怡对她自然非常感谢,似乎很想跟她发展成闺蜜关系。

喻羽佳并不擅长应付这种热情,幸亏家里的电话来得及时,她得以找借口回房间接电话。

晚上睡觉前,喻羽佳叫来酒店客服人员,让她帮忙把被套床单和枕套换上她自己的,给了笔小费。

第二天,夏思怡来找她一起去吃早饭,看到她换过的床单,很惊讶。

“啊?五星级酒店还要再换这个啊?”

“主要是我比较认床,换上家里的,方便心理暗示,睡得好一点。”喻羽佳编了个理由。

之后一切都按照行程来,沈海亮安排的车停在酒店门口,送他们去考试。

考试结束,十一点,司机送他们去考场附近最好的饭店吃饭。

下午,又开车带他们去京城最著名的景点玩。

上车前,夏思怡小声地对喻羽佳说:“那些景点,我们小时候就去过啦,其实没什么意思。”

喻羽佳也觉得没意思。

在她们身后的老师恰好听到夏思怡的话,老师思索了一下——这五个孩子,看着家庭条件都很不错,应该是从小有空就被父母带出去旅游。京城知名的景点,他们确实不屑于玩。

于是,上车后,带队的老师跟司机商量,景点不去了,去博物馆!

听到这消息,喻羽佳松了一口气。在室内还好,她真不喜欢挤满旅游团的地方。

第二早上,老师觉得京城的胡同文化很有意思,决定带着同学们逛一逛。

喻羽佳义正言辞地表示,自己要补一补往期《智力大冲关》,省得下午去录节目啥也不懂。

老师虽然觉得补了没用,因为内部传来的消息说,这是一期特别的节目,和往期不同。

既然学生有上进的想法,

老师也觉得是好事,同意了。

喻羽佳得以回房间,睡了个回笼觉。

然后去酒店顶楼,买了套泳衣,在泳池里游了大半个小时。精神气爽。

中午,喻羽佳也没亏待自己,直接去酒店的西餐厅,点了已经几个月没吃过的龙虾、鹅肝、牛排等。还下意识地点了红酒。

服务员一怔,礼貌地提醒:“小妹妹,你应该是未成年吧?要不喝饮料,我们这的几款饮料都还不错。另外,你点的菜好像有点多,你应该吃不完。”

“红酒不要了。我能吃得完。”

哎,现在是十七岁,不是二十五岁啊!

十七岁的她,胃口很好,再加上很久没吃,她馋。就是不能喝酒。

龙虾很入味,鹅肝和她以前吃的味道差不多,牛排也入口浓香。棒!

半个小时后,全部清盘。

她心满意足地结账离开。

宋泽在她离开后起身,路过她刚才吃饭的桌子,看着干干净净的餐盘。呵,真能吃。

下午,大部队回来,夏思怡一进大堂,就看到刚从外面消食回来喻羽佳,把专门给她买的冰糖葫芦递过去,“羽佳,给你的!我们中午吃了烤鸭,特别好吃。老师说你不想麻烦司机专门回来接你,真是可惜了。你一定是去旁边的便利店吃的便当吧?委屈你了。”

喻羽佳有些心虚,接过冰糖葫芦,连声感谢。

经过短暂的休整,一行人换上海城一中的校服,依然由专车送去电视台。

他们上车的时候,宋泽和沈海亮刚好从电梯里出来。沈海亮一眼就看到穿着校服却依然气质出众的少女,他指着已经一脚踏上车门的喻羽佳说:“宋总,那就是喻同学。看来她竞赛考得不错,下午看到她去游泳了。”

沈海亮本来还想在游泳池里跟她搭讪,结果刚准备下水,酒店的工作人员就把他叫走,宋总找。

但是来到泳池斜上方的健身房,宋总却让他在跑步机上完成十公里……

宋泽瞥了一眼沈海亮:“考得好,和游泳有什么关系?”

沈海亮:“……我就是想说,喻同学成绩好,体育也好。”

宋泽:还能吃。

去电视台的路上,夏思怡问喻羽佳:

“羽佳,你看往期的《智力大冲关》有什么窍门没有?”

喻羽佳:“没有,见招拆招吧。再说了,全国的精英在,未必有我们上台的机会。”

到了之后,果然像喻羽佳所说,确实来了很多精英,科学领域的大咖。只不过他们不像娱乐明星那样,家喻户晓。

火箭专家、导弹专家、无线电专家……还有金融领域、计算机领域等杰出代表。

简而言之,这些嘉宾都是数学应用领域的能人。

老师有些激xe863地对学生们说:“大家要把握好这个机会!”

怎么把握?老师也没经验。

接着喃喃说了一句:“如果你们在竞赛中能获得好的名次,一定能和这些专家近距离沟通。”

两个老师看着五个学生,眼神中竟然有些抱歉。

如果是校长亲自带队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