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了电话莫小然才想起朗行清说的要在他家过夜的事儿,突然意识到,这不就是要“见、家、长了嘛”!!!兴奋的莫小然马上又紧张起来。
一瞬间他想了很多,这样去合不合适?朗父母会不会觉得他很毛躁?晚上要不要和朗行清一个房间?最后想到,自己属于第一次上门两手空空也不合适啊。可是这深山老林的,什么也买不到啊。于是莫小然又急匆匆地找到巴仔咨询,问他这儿有什么名贵的特产。
最后莫小然给朗妈挑了村里银铺的一只沉甸甸的纯手工老银镯子,朗爸则是一个竹根雕的巨幅的“福”字挂件,因为手艺人姓万,莫小然觉得有万福的寓意,很吉祥。要不是有车,莫小然还真难搬运。莫小然很高兴,他还买了一对儿纯手工的银戒指,刻得都是蝙蝠,取谐音“福”,只不过两只,一只是阴刻,一只是阳刻。戒指也是纯手工的,但非常细致,蝙蝠的小獠牙都很清晰,宽宽厚厚的指环,精致迅猛的雕刻,莫小然非常满意。没有那种精致的包装盒,莫小然找了个竹坯编的小盒子絮了些茅草装了戒指,酷酷的。
朗行清接到莫小然的时候已经是下午4点多了,颠簸了两个多小时,100多公里的高速才用了1个小时,20里的山路跑了1个半小时。莫小然深刻地体会到了“修公路,架桥梁,致富快,国力强”!
莫小然跟着朗行清进了朗家门儿。朗妈妈已经备好丰盛的菜品就等着他们回来下锅。莫小然看朗行清抱了一下妈妈又和爸爸打了招呼才把他领进门。
“爸妈,这是莫小然,和我关系非常好的小学弟。”朗行清很正式地把莫小然介绍给爸妈,“然然,这是我爸妈。”
莫小然紧张得差点儿脱口叫喊爸妈,话在嘴里绕了一圈说:“朗爸朗妈好!”说完还将抱着的大“福”字立在一边,深深地鞠了一躬。
朗妈妈笑得不行,说:“这孩子怎么还这么客气啊。你这家里来玩儿,抱了个什么东西?”
看到大大的“福”字,和节日气氛很应景,朗爸爸也非常喜欢,就是一直在说,怎么好买这么贵的东西?
莫小然把镯子也送给了朗妈,朗妈很喜欢,但一直推脱不收,说这一看就太贵重了,小孩子家家,干什么那么讲究,让他拿回家送给自己妈妈。后来,好说歹说,朗行清也帮忙劝说,最后还是朗爸拍得板儿,说孩子来了是真心实意送的,就收下吧。等着再过节小清去河南玩儿的时候我们也精心准备一些特产。妈妈这才收下了。让莫小然在家多住几天,两个人7号再一起回北京。得知莫小然在进行拍摄,假期也有工作,对莫小然的印象更加好了,觉得这孩子长得仪表堂堂,懂礼貌,人也上进。把莫小然夸得有些心虚。
“别愣着了,快来吃饭吧。”朗妈妈忙乎了一桌子的饭菜。看到半桌飘红,挨着自己的几盘菜明显没放辣椒,莫小然心里暖暖的。特别是那一大盆油旺旺的红烧肉,莫小然一下就饿了。莫小然吃饭和朗行清明显不是一个风格,风卷残云一般,虽然在朗行清家有些收敛,但与朗行清相较还是太凶猛了。
朗妈妈看着开心地眼睛都笑得眯了起来:“这个娃儿可好养活儿,吃起饭来让人看着都香。”
莫小然抬起头来看朗妈妈,不由地说:“您可真好看,清哥的眼睛和您一模一样。”
朗妈妈更开心了,不住地夸他会讲话。最后朗妈妈给每人盛了碗老母鸡汤面。白素面黄清汤,零星漂着油汪,绿叶菜铺盖着,嫩滑的蛋白透着亮黄,香气扑鼻很有食欲。
“每年要是在家过生日,我妈都会给我煮老母鸡的鸡汤面,你尝尝,很好吃。”朗行清看着莫小然笑。
“清哥今天生日,你先吃。”莫小然特别想握一下朗行清的手。
“谢谢妈。”朗行清看了一眼父母大口吃了起来。上大学以来这还是第一次在家过生日。
莫小然也跟着几口就把鸡汤面吃完了。
吃过饭,莫小然要帮忙收拾,被朗行清按在了沙发上。朗行清帮妈妈收拾厨房。莫小然和朗爸爸坐在一起有些拘谨。
“小莫是哪儿人啊?”朗爸爸并不严肃,很慈爱,笑呵呵地和莫小然聊天儿。只聊了一会儿莫小然就放松开来。朗爸爸知道他那么小就被送到韩国当练习生,挺心疼,说可怜天下父母心,如果可能没有人愿意让自己孩子独自在外面闯荡。父母送走孩子都是又期盼又心疼的,让莫小然没事儿多回家陪陪父母,不过也理解莫小然上学之外还要去工作,对这个孩子越发亲切了。莫小然有点儿想自己的爸爸了,心想回去要给父母打个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