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打破中国家庭的轮回——破解婆媳关系难处的密码(2 / 2)

几年之后,小昆为孩子的教育和学习终于与婆婆发生了激烈的争吵。

小昆的婆婆与很多祖父母一样,对孩子都是“隔辈亲”,但是,小昆的婆婆做得有些过分,她“霸占”了孙子,把儿媳妇排除在外。

有几种可能:

一种情况可能她从心里没有接受媳妇是自己家的人,努力维护着血缘之亲。潜意识里,她可能还有恐惧,害怕媳妇会与儿子离婚,带走自己家的宝贝孙子,所以未雨绸缪,先把孩子据为己有,疏远孩子与母亲的关系。

另一种情况可能是儿子是他的最爱,爱孙子,就是对儿子爱的延续。或者自己年轻的时候对儿子没有给予充足的爱,心中有愧疚,希望在孙子身上进行补偿。

还有一种情况是“隔辈亲”的心理机制。祖辈已经在人生路上走下坡路了,孙辈如旭日东升,中老年人对生命的渴望希望能在孙辈身上得到延续。孙辈与祖辈,一个渴望爱,一个付出爱,孙辈得到爱抚,祖辈得到绕膝之乐,相得益彰。而祖辈与子辈容易在价值观念、生活习惯等方面产生矛盾,而孙辈不会违拗自己的意愿,互不设防,祖辈对孙辈的爱更是欲罢不能。他们怕孙辈跟自己不亲,就会有意识排斥孩子妈妈。但是祖辈潜意识知道,自己对于孙辈不承担教育的责任,所以很容易形成溺爱。这也是婆媳对于孩子教育产生矛盾的原因之一。

(3)依赖婆婆又厌恶婆婆

小左生了孩子之后,婆婆就到城里来伺候她。但是她却对婆婆的一些习惯非常不满意,比如婆婆会为了一件事唠叨好几遍,不太讲卫生,买东西不舍得花钱等。小左是城市里出生的娇娇女,婚前就对农村的婆婆不太满意,还因为买房子填户主的事情闹过矛盾,但是因为老公对自己好就结婚了。生孩子之后跟婆婆朝夕相处,小左实在忍不了了。但是没有办法,自己要上班,孩子要婆婆照看,对于婆婆,小左又依赖又厌恶。进了房间跟老公发牢骚,惹得老公不高兴,觉得小左看不起自己的母亲。

一方面想要婆婆帮自己带孩子,一方面又嫌弃婆婆身上的坏习惯,这是很多现代媳妇共同的心理。因为在自己家里,从小到大,父母对她们呵护备至,形成了她们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喜欢依赖和享受,觉得别人为自己付出是理所当然的,必须围着自己转,达到自己的满意,因此对婆婆既依赖又挑剔。

媳妇希望婆婆既能帮助自己,又不打扰自己的生活节奏,这样高的要求恐怕神仙也达不到,花钱请一个保姆可以解决问题,不过又担心保姆拐骗孩子或对孩子不好。说白了,媳妇最希望达到的境界是:我上班或者想休息的时候,婆婆帮我带孩子,我放心;我下班或者不需要婆婆了,婆婆就立刻消失。

(4)自己的家庭自己做主

健康家庭永远有一条不变的定律——家庭中第一位是夫妻关系。

但是很多人不懂得这个定律,尤其是婆婆,不懂得与儿子分离,总觉得孩子没长大,需要自己照顾,甚至为了争夺儿子的爱,与儿媳为敌,有的极端婆婆还会唆使儿子与儿媳离婚,最后搞得家庭破裂。

儿子也不懂这个定律,愚孝的观念束缚了思想,没有原则地迎合母亲、压制妻子。

有些媳妇懂得维护自己的权益,但是对于强大的母子联盟,她们反驳无力,要么一直压抑伤害自己,要么在爆发中伤害婚姻,甚至孩子。

改变别人是很难的,我们只能坚定自己的立场,对于夫妻来说,尤其是对于儿子来说,最好要坚持一个原则——与父母分开住。

两代人终归在生活习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有很大不同,各自都要有自己的空间。有的婆婆会说“合得来就一起住,合不来就分开住”,这句话看起来合情合理,其实有很大问题,如果真等到合不来再分开,双方的积怨已经很深了。何不在一开始就各自拥有自己的空间呢,哪怕是暂时租房子,也可以避免大的矛盾发生。

处理婆媳关系最关键的还是丈夫,所以丈夫一定要坚定立场,不要被愚孝等观念束缚,也不要轻易被自己的父母洗脑和威胁。如果丈夫不坚定,最后受害的还是自己的小家庭。

不过,媳妇一定不要“恃宠而骄”,一定要做到以下几点。

1对婆婆要尊重,尽到做媳妇的礼数。嘴甜一点,多说好听的哄一哄,生日、母亲节等送点小礼物,在亲戚面前给她足够的面子。

2别把婆婆的唠叨当回事,哪怕她跟人说你坏话,也要充耳不闻。毕竟她达不到自己的目的心里不舒服,让她适当发泄一下。

3不要当面与她吵架,她有做得不合适的,回家后跟老公谈一谈,让老公去处理。

当然,男人也要注意,两边不要传话,只要不涉及原则的问题,尽量嘴甜两边哄,别有事就躲一边。

婆婆或者未来的婆婆要记住一点:儿子不是我们的最爱,老公才是能陪伴我们走一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