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弱能助恶”的道理,人的劣根性就是被纵容之后才会一点点显露出来的。显然,对于小妻的侵犯,小有守住边界。一次次满足前妻的过分要求,致使前妻变本加厉。而前妻明显带有报复心理,或者想把小回去,看到小庭动荡,她内心不但有报复之后的快感,而且对于与小婚重新燃起希望。
对于小说,守住边界是第一位的,必须明确地给前妻划出一条明确的界限:对女儿,我会尽抚养义务,我会定期去看女儿,我会把抚养费打到指定账户上,请你不要随便给我打电话或发短信。
如果前妻再有“骚扰”,一定不能让步,要义正词严表明自己的态度。
(3)把对方看作一个人
站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人。
对!是一个人,是一个四肢健全的人。但是我们很难把他当作一个完整的、独立的人来看。父母很容易把自己的孩子当作附属,认为孩子必须听我的。一位妈妈,因为自己三岁孩子不听话,让他过来,他偏要跑远,妈妈非常生气,跑过去狠揍孩子一顿。妈妈的意思是:你是我生的,就要听我的,不听我的,我就要惩罚你,直到你听我的。
家庭里,夫妻之间也很容易无视对方的存在。晓慧有一个很不幸的家庭。父亲赌钱、喝酒、经常出轨,最后父母离婚。几乎没有得到父爱的晓慧不顾母亲反对嫁给了来自农村的老公,因为老公对她好,让她感到了从来没有过的温暖。但是结婚后,老公因为忙于工作,对她关心少了,她非常伤心,觉得老公不爱自己了。于是不断怀疑老公,查他的手机、微信,发现一点蛛丝马迹,就整夜逼问老公,最后搞得老公不敢回家,住在单位宿舍里。
晓慧内心太缺乏安全感,把老公当作父亲的替代,她无休止地从老公那里汲取童年缺失的父爱。当老公忙于工作,对她有一点点冷淡,就会激起她童年被抛弃的痛苦感受,于是跨越了彼此之间信任的界限,不断向老公勒索爱。
晓慧应该明白,老公不是自己的父亲,他是一个人,一个有着独特的家庭背景、成长经历、价值观念、思想性格的人。他因为爱才会对我们好,当我们一次次跨越边界伤害对方的时候,对方对我们的爱也会一点点消弭掉。
所以,把他看作一个人,尊重他所附带的一切,包括他的人格、工作、私人空间、兴趣爱好、行为习惯、亲戚朋友等。我们也要维护好自己的界限,告诉他自己希望他怎么做才会感受到他的爱。
(4)夫妻间应保持的心理边界
英国剑桥大学教授布洛曾提出“心理距离说”。布洛认为,审美活动首先要使对象和现实的主体相脱离,以一种超出个人的需要去观察对象。意思是,必须在主体和对象间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如果距离太大,主客体脱离联系,引不起审美体验;如果距离太小,主客体过于贴近,也引不起审美体验。
打个比方,每个人是一个独立的圆,从相识到相知,再到结婚,就是一个圆与另一个圆从相离、相切到相交的过程。彼此相交多少才最合适呢?最好相交50%左右的面积。这样的相交既能保证两个人在共有空间活动,又能保持各自私人空间的相对独立。彼此维护好自己的心理边界,相互尊重,相互包容,才能营造良好的夫妻关系。
夫妻之间应该在哪些方面保持自己的心理边界呢?
1夫妻一方与异性保持频繁联系,发展较深的交往显然是不合适的。联系紧密代表关系亲密,感情的事情是无法估量的,不管对方解释得多么合情合理,但是夫妻双方要维护好这个边界,当一方有触犯,我们一定要严肃指出并及时制止。
2夫妻双方一定要谨记一个原则:婚姻是第一位的,配偶的需求是第一位的。夫妻一方把其他人的需要放在配偶需要之前的行为,都是一种越界。比如妻子生病了,老公的朋友叫他去喝酒,如果他要去,这是不被允许的。
3时间是一种边界。如果你是老好人,热心肠,在工作中对人热心是可以接受的,但是下班后,尤其是晚上或放假时间有同事,特别是女同事找你帮忙,如果不拒绝的话,这就是越界了。
4夫妻间与朋友交往的界限。如果夫妻一方对另一方的朋友非常不满,不管关系多么纯洁无瑕,我们也要减少交往。如果非要保持朋友关系,就必须得到对方的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