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些老将们也不示弱,在传统的军事较量上也开始大范围的和新生派的打起了擂台,在柴尺的建议下,大秦的中央军事力量被分为了五支。
以长城军团为核心包含了匈奴,东胡,等四国力量在内的北方集团,以及即将对大月氏展开对峙的西北军团,还有西南准备和南羌作战的西南军团。
当然这里少不了坐阵的中央的中部战区的中部军团,当然这里最重要的自然就是由李戡负责的中央卫戍军团。
说不好听的,大秦这样布置,自然是有准备的,原驻守岭南的南方军团逐渐开始进入了蜀中,在王赍和钟离昧的带领下开始准备山地和丛林作战了。
而原来的骊山军团在杨端和的带领下逐渐逼近了南羌和大月氏的地盘,将来这就是一个出兵的通道。
大秦的军事意图很明显,从北方军团方向主攻,西北军团助攻,两个方向开始对大月氏和楼兰的等国家发起攻击。
西北军团届时也可同时发起攻击,两面夹攻下自然是要将大月氏收到自己的名下的,这个时候西南军团必然要前出压制南羌,让这个国家不敢妄动。
收拾了月氏之后自然就会轮到南羌,这个时候无论南羌怎么选择都会落得一样的下场,当然对于南羌的攻击将由西南军团发起攻击。
其余的军队大部分归属于这五个军团,不过这个时候大秦已经建立起来了空军和海军,这两只部队暂时没有作战任务,只是配合各大军团的行动。
军制上采用了后世的三三制度,用来和
一个队大约10人一个伍三个队一个什三个伍加上炊事班等等勤务保障兵大约有100人,一个营三个什,一个团三个营,一个师三个团,一个军三个师。
这样算下来个师有一万多人,一个军4万接近5万人。常设的五大军团基本上每个军团都有四个军,也就是二十万人。
每个军区都设有常任的军事主官,也就是后世的司令员一职,不过这个司令员每个任期四年,各大军区都会调换。
新的军制下,大秦一共有三位上将,柴尺、蒙恬,杨端和。中将五人:韩信、王离、李戡、章邯、王赍。少将:曹参,周勃,樊哙,钟离昧,苏展,龙且,夏侯婴、赵佗……等若干人。
东北军区大司令是王离,西南军区大司令是涉间,咸阳卫戍军区大司令是韩信,东南军区大司令是任嚣。这四大军司的大司令,四年一次换防,防止坐大。
模仿军事上的总参部由柴尺领导参谋部成员从校尉中甄选出来的军事上比较灵活的人来充任,这个自然是不用去管。
值得一提的就是大秦开设了第一武校,由柴尺任校长,扶苏任副校长负责培训新的军官体质,教员则在各大军区的人中轮流来担任。
民政的这里自然还多了很多的项目,这个大多是有经济司,来掌管的,孟明杰的也归入了经济司,对于这个改变孟明杰可是高兴的很。
原来自己一个人处理不完的东西终于有人帮忙了,这个他简直都乐疯了,对于萧何的领导自然没有任何意见。
对于商业上来说最近经济司开始发出了信号,因为大秦道路的维护,需要进行新一轮的招商了,对于这个招商大秦的人还是非常积极的。
已经启动了一年的义务教育自然是让人很放心的,在这里范增估计都要把腿跑折了,他这个教育部长从来不愿意坐在京城,那里的教育有问题他就去哪里。
用他的话说,我搞好一个地方就会造福一个地方,这个是绝对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