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霸气侧漏(2 / 2)

半个时辰之后,有小太监过来给学子们糊上了姓名,然后交给高台上的大臣们批阅。

好诗!好诗!有的大臣开始称赞起来。

不忍直视!简直就是不忍直视!看着手里的诗句,一位御史骂道:在这么珍贵的纸上写这么差的诗句,简直就是暴殄天物啊!

所有的稿子都经过了每位大臣的审核,终于选了几个交给了灵帝审阅。

这些诗确实都不错,现在请大将军念一遍,然后各位爱卿打分吧!灵帝笑道。

何进一听,点了点头:各位大人刚才也都看过了,现在我在念一遍,然后请大家打出分数,满分十分。

何进说的那些大臣也不是在场的所有官员,而是其中十位官职二品的大臣。

由他们打分最起码能够做到公正无私,因为二品大员不会鸟任何势力,这就是底气。

天不生我王启鹏,儒道万古如长夜。

天又生今之尔等,长夜漫漫才复旦。

念完这首诗,何进都有些惊讶,对于这个名叫王启鹏的学子产生了兴趣。

真是太能装逼了!

这句诗妥妥的霸气侧漏!

下面太学的学子们都盯着一个唇红齿白的少年,让那少年脸蛋儿一下子红了起来。

启鹏贤弟,你这是果然霸气!

没想到平时斯斯文文的启鹏兄竟然还有这么霸气的一面,估计这一场赢定了。

王启鹏尴尬的摆了摆手:灵感来了,挡也挡不住,赢了最好,赢了最好!

这句话怎么这么耳熟,我记得到了宋朝才会出现,难不成这个世界有很多东西不一样了?也对,毕竟是神话一般的世界,不能够用前世的标准来衡量。丁棣眉头一皱,心里有种不妙的感觉。

诗词歌赋倒是小事,万一历史走向出现了大的偏差,自己唯一的倚仗可就没有了。

不能够把握住大势,自己如何通过细微之处为自己谋划利益?

说不定自己还会阴沟里翻船,实在是吓人。

就在丁棣胡思乱想之时,高台之上的二品大员们开始打出分数。

霸气侧漏,老夫给十分!

这首诗没有做到合辙押韵,老夫给八分!

十分!

九分!

等到十位二品大员打完分数后,何进撕开了糊名:这句诗平均八分,作诗者王启鹏是也!

王启鹏一听只有八分,顿时如霜打的茄子蔫了下去。

杀尽塞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犹腥。

令出三军凭战鼓,收功应达九重天。

哇~这诗